在美國怎樣做一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對話newschool大學安華教授
至少我自己并不是把馬克思主義當信仰來崇拜,我更喜歡被稱作古典經濟學家,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到馬克思,我們遵循相似的思考方式。
責任編輯:戴志勇
編者按:聽聽一個真誠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在西方是如何思考和認識問題,如何在學術規則下生存,如何運用理性而不是訴諸激情來傳播一種我們認為充滿激情的觀念,應該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同樣的概念和問題在不同思想處境中的差異。
至少我自己并不是把馬克思主義當信仰來崇拜,我更喜歡被稱作古典經濟學家,從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到馬克思,我們遵循相似的思考方式。
理想的社會靠我們來設計恐怕很難,它一定是從現實的土壤里有機生長出來的。
安華(AnwarShaikh)安華的話語謹慎、充滿懷疑。這恰恰是他的可貴之處。安華早在1986年就曾應邀到中央黨校講課,不過他有些沮喪,坦言和中國大陸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們共同語言并不很多。但現在他還總是忍不住打聽,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和新左派們在研究些什么。
經濟學家安華(AnwarShaikh),1945年出生在卡拉奇的一個外交官家庭,兩年之后印巴就分裂了,后來在美國接受教育。
安華孜孜不倦地在資本主義的大本營紐約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批判資本主義,他集二十年功力試圖“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結構性混亂——對成熟資本主義的經濟分析》,斷言馬克思受時代局限批判的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不能回答今天遇到的很多問題,他繼承馬克思的衣缽,要對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加以批判。此書尚未出版,即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
以下內容,根據我和安華近期多次的對話和書信交流所整理,因為最終寫作是用中文,所以沒有經過他的審改。
很幸運當上美國教授
聽說你也是學工科出身的,后來怎么會搞經濟學?
安華:我最早學工科受家庭的影響比較大,我先在普林斯頓學習工程,獲得學位,然后到科威特工作了四年,這段經歷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思想轉變,開始思考社會問題。
過去我們都相信貧困的根源是因為資源匱乏,但科威特這樣的地方,到處流淌著石油,是資源毫不匱乏的國家,有些人像住在天堂,有些人卻生活得非常貧困,問題究竟在哪里?于是我到哥倫比亞大學去讀經濟學研究生,想找出問題的答案。
你找到了么?
安華:沒有,很多問題現在也沒有找到答案,但我認識到那套學院里的理論解釋不了,就更有研究經濟學的興趣了。比如說書本告訴我們,人是理性的,人是自私的。把人性作這么簡單化的解釋,我覺得簡直是胡說,有多少例子可以證明,人的思維是多么復雜,人的潛意識是多么難以捉摸,強調人就是利己的,這是在貶低人的尊嚴。
可認識到人性的自私,至少比我們過去宣揚人是大公無私的帶來的一系列虛偽,對現實社會更有解釋力啊。
安華:當然我也不認為人是大公無私的,不過片面強調人的理性和自私,我覺得這種假設就是為了證明資本主義的合理性,為資本主義殖民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