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鳳凰島:擱淺的地產島
“Sorry,迪拜!”曾一度是鳳凰島對外的宣傳語。
責任編輯:顧策
鳳凰島上的一線海景。
“姑娘,求你個事兒唄,幫我拍張照。”幾天前的一個傍晚,一位來自黑龍江的長者拜托著路人。他頭發稀疏,身著白色背心,背著綠色帆布袋,背景是三亞地標鳳凰島——5座帆船型建筑。
鳳凰島是海南人工島的鼻祖。據當地媒體《南國都市報》報道,1990年代末,三亞港務局計劃在此吹沙填海,建設國際客運港。為彌補建設資金不足,三亞港務局選擇與國家某部委下屬企業合資開發。后又因資金問題,在海南從事地產業的湖北商人曾憲云花了700萬元,買下了鳳凰島。
在建筑師馬巖松的手上,5座曲線建筑像珊瑚、海星一樣,從海里生長出來,極盡奢華。“Sorry,迪拜!”一度成為鳳凰島對外的宣傳語。
2010年,首期2座地標作為酒店式公寓面向大眾出售,700套房源當天銷售一空,最火爆的時候賣出了15萬元/平方米的天價,成為“海南最貴樓盤”。
四年后,中國最大的國有基建企業——中國交建(601800.SH)斥資50億元拿下45%的股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