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政治院校變“兩大” 新中央黨校誕生
合并工作效率很高,3月20日上午,全國人代會閉幕,下午就宣布了新組建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領導班子。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8年4月28日上午,新組建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掛牌儀式。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院)長陳希出席掛牌儀式并揭牌。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3日《南方周末》)
合并工作效率很高,3月20日上午,全國人代會閉幕,下午就宣布了新組建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領導班子。
曾有意效仿國外由總統或總理兼任行政學院院長的做法,但考慮到在中國要遵循“黨管干部”的原則,國家行政學院院長級別不能高于中央黨校校長級別。
馬寶成是原國家行政學院應急培訓中心主任,2018年4月28日早上7點不到,他已趕到學院的所在地北京市海淀區長春橋6號,和學院各部門及直屬機構領導班子成員、學員代表集合。
7點整,他們乘坐中巴車準時出發,前往6公里之外的中央黨校,參加新組建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掛牌儀式,這是兩校合并的又一關鍵節點。
掛牌儀式從上午8點開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并揭牌,他兼任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院)長。
干部培訓機構中,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和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一起,曾被稱為三大政治院校,他們的學員都以廳局級以上官員為主。不過隨著今年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下發,三大政治學院在建制上已變成了“兩大”。
方案提出,整合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的職責,組建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作為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
“此前兩校培訓職能確實有交叉重復之處,導致教學資源相對分散。”目前還是“國家行政學院進修部主任”身份的龔維斌認為,重新組建后能優勢互補。
接下去,合并工作將進入最“難”的環節——機構調整和人事安排。
“先合署辦公,但機構還沒整合”
合并后,新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將設南、北兩個校區,南校區即為原來的國家行政學院校區,北校區就是原中央黨校所在地。
“十九大之后有傳言,但沒有想到這么快。”對于兩校的合并,一位原國家行政學院副局級干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3月13日上午,國務委員王勇在人大會議上作了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后,他和大多數局級干部才知道“真的要合”。
“合并工作推進非???,效率很高。”這位副局級干部回憶,3月20日上午,全國人代會閉幕,下午,原國家行政學院的副局級以上干部就被集中到中央黨校開會,中組部部長陳希宣布了新組建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領導班子。
原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被任命為新中央黨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