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心”會晤后 中印攜手下一盤大棋?
防止成為美國新一輪遏制中國崛起戰略“馬前卒”的聲音,在印度國內開始出現。但以此判斷美日印澳試圖聯合圍堵中國的計劃已經瓦解,又顯得過于輕率。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郭欣怡 朱玨穎
4月27日和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武漢東湖賓館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非正式會晤。這是4月28日,習近平同莫迪散步交談。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3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以更成熟的方式處理分歧” “龍象和樂”,漸行漸近》)
防止成為美國新一輪遏制中國崛起戰略“馬前卒”的聲音,在印度國內開始出現。但以此判斷美日印澳試圖聯合圍堵中國的計劃已經瓦解,又顯得過于輕率。
在地理和現實發展雙重作用下,實用主義和民族主義并立,正是印度當下最顯著的性格特征。一方面它要在中美大國的博弈中保持柔性,另一方面還暗藏成為世界大國的欲望。
2018年4月27日,這注定將是被世界銘記的一天。
一邊在朝韓邊境的板門店,兩雙有力的手握在一起,這是朝鮮戰爭停戰以后,朝韓雙方舉行的第三次首腦會議。距離上一次最高領導人會面已經過去了10年多的時間,兩國商定爭取在年內宣布結束戰爭狀態。
另一邊在中國武漢,同樣是兩雙手握在了一起——中印兩國領導人舉行“非正式會晤”。這似乎預示著:近一年前,中印洞朗對峙劍拔弩張的氣氛被一掃而光。
也就在這一天上午6點11分,印度總理莫迪在新浪開設的官方微博更新:“很高興在武漢市會見習近平主席。我們進行了廣泛的富有成效的會談,就加強中印關系和其他國際問題交換了意見。”
在多家印度媒體報道中,都不約而同地形容此次“習莫會”為一次“交心”的會晤。
聊天、散步、茶敘,從公開的圖片來看,此次會晤的確友好輕松。
除了“交心”,信任也是常被媒體提及的詞匯。在南方周末2017年防務年鑒中,就特別提到中印關系改善的關鍵,正是重建戰略互信。
從“龍象對峙”到“龍象共舞”
自2014年以來,莫迪是第四次來訪中國,而第五次,也不會等太久。2018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在青島舉行,這意味著,莫迪四十多天內將再訪中國。“這是前所未有的情況,這表明兩國在非常認真修復因邊境問題受損的雙邊關系。”《印度斯坦時報》稱。
和頻繁的見面一樣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每次來華的地方還有所不同。
從北京到廣州,從西安到杭州、廈門,在中國東南西北的土地上,都曾有過莫迪的足跡。這次到訪九省通衢之地的武漢,莫迪的中國之旅又迎來了一次全新體驗。
編鐘、編磬、建鼓等樂器,混同二胡、笙等現代民樂器的演奏,融合鳳舞和長袖等舞蹈的演繹,呈現出和諧多彩的樂舞場面。
顯然,這是“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