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我思考經濟增長問題的幾部名著
自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問世以來,長期增長原因一直是經濟學里最被關注的重大問題之一。
責任編輯:劉小磊
方紹偉,華中科技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從事政治經濟興衰研究,著有《持續執政的邏輯》(中國發展出版社,2016)《中國不一樣》(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中國熱》(新華出版社,2009)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3日《南方周末》)
方紹偉的書單
[美]道格拉斯·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陳郁、羅華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杭行譯,格致出版社,2008
[美]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謝延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英]斯蒂文·愛潑斯坦:《自由與增長:1300—1750年歐洲國家與市場的興起》,宋丙濤、彭凱翔譯,商務印書館,2011
[美]阿夫納·格雷夫:《大裂變:中世紀貿易制度比較和西方的興起》,鄭江淮等譯,中信出版社,2008
自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問世以來,長期增長原因一直是經濟學里最被關注的重大問題之一。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增長問題出現了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新動向,目前,對問題的研究似乎進入了一個爆發理論革命的準備階段。有幾部經典名著一直對這場理論革命的發動起著推進作用。盡管勾畫這場理論革命的進展可能為時尚早,這幾部經典也未必毫無缺陷,但它們確實深深地影響著我對問題的思考,并激勵我投入到相關的研究中去。
下面要介紹的就是解釋長期經濟增長原因的這5部經典名著,它們是: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1920—2015)的《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1981)和《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1990),美國演化生物學家賈雷德·戴蒙德(1937—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