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甜蜜創業故事,最后變成公司內戰 科興:被股東撕裂的疫苗“獨角獸”
這場爭奪戰,依然還在進行之中。而這家疫苗企業的生產經營,已陷于停滯。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北大未名生物醫藥董事長潘愛華。
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尹衛東。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3日《南方周末》)
從1998年認識到2017年之前的每個生日,潘愛華稱自己都會收到一份來自尹衛東的特別禮物,無論是捏個頭像,還是畫一幅畫,總會是個性化的禮品,從未間斷。
“一個房子,人家讓你管理,管理20年,你在里面又生孩子、有吃有喝,現在主人來了,你說這是我的。那不是你的!為什么那么多人反對你?為什么我今天這樣對你?那不是你的。公司是誰的不要管,肯定不是你的。”
如果兩年前科興控股(NASDAQ:SVA)啟動的私有化進展順利,其控股子公司北京科興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科興”),現在已經是一只生物醫藥獨角獸。
它曾研制并完成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滅活疫苗Ⅰ期臨床研究,研制出中國第一支甲型肝炎滅活疫苗、中國第一支甲型乙型肝炎聯合疫苗、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唯一一家在北美上市的中國疫苗企業。
但因為股東內訌愈演愈烈,北京科興陷入生產經營停滯的僵局。
2018年4月30日,科興控股公告稱,北京科興被迫報廢位于上地的一號廠房內、原本用于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生產的菌種,并暫停為申請該疫苗生產批件而迎接中國食藥監局(CFDA)對生產現場檢查的各項準備工作。
該疫苗原計劃于2018年6月正式提交生產申請??婆d控股表示,造成該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北京科興中方股東未名醫藥(002581.SZ)方委派的北京科興董事長、法定代表人潘愛華指派人員控制了一號廠房,北京科興員工無法進入定期巡視廠房內菌種在冰箱內的保存情況。
科興控股持有北京科興73.09%股權,北京科興是其主要生產運營實體;未名醫藥持有北京科興26.91%股權,后者在2016年為其貢獻了約20%的凈利潤,2017年上半年為其貢獻了約30%的利潤總額。
對科興控股、未名醫藥兩家上市公司來說,北京科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一事件發端于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科興控股私有化過程。兩年多來,以科興控股CEO尹衛東為首的買方團和A股上市公司未名醫藥系買方團一直在爭奪其控制權。
這期間,既出現了科興控股年度股東大會投票投出兩份截然不同的董事會名單,也出現了北京科興法定代表人和高管團隊相互指責對方非法暴力侵擾工作運營、法定代表人向監管部門匯報公司最近一年無高管在任的離奇一幕。
在中國、美國以及在科興控股注冊所在地安提瓜和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三國法律框架之下,雙方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作為北京科興控股股東,科興控股股權分散,使得北京科興成為一家沒有實際控制人、實際業務由經營團隊控制的企業。長期從事企業中長期激勵機制研究和投資銀行工作的榮正咨詢董事長鄭培敏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與萬科(000002.SZ)情況類似,無實際控制人的公司一旦“肥”了,很容易出現控制權爭奪。
誰家的孩子
2018年4月24日下午,北京科興法定代表人潘愛華召開了一場北京科興媒體見面會,介紹北京科興紛爭始末,以爭取輿論支持。
在此六天前,科興控股發布公告稱,2018年4月17日,由未名生物委派的北京科興董事長潘愛華與幾十名身份不明的人士強行進入北京科興辦公室,限制總經理辦公室、財務部等相關人員的人身自由,并試圖控制北京科興的公章、法律文件、財務章、財務文件和財務信息系統。
隨后北京科興官網發布了一則《北京科興關于公司基本情況及未名生物非法干擾公司經營的情況說明》,稱未名生物非法干擾公司經營,將雙方矛盾公之于眾。
在4月24日的媒體見面會上,潘愛華介紹了北京科興紛爭的始末。他對南方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