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汶川 | 圓通寺的外來僧
地震后,廟毀了,僧人“失蹤”了。在兩個外來和尚修修補補九年后,圓通寺恢復了香火,僧人們彈起了吉他。
責任編輯:蘇永通
釋祖清有時抱怨,信眾多求財求利求平安,想起來就信一下,沒想起就不信,不堅定。(南方周末記者譚暢/圖)
地震后,廟毀了,僧人“失蹤”了。在兩個外來和尚修修補補九年后,圓通寺恢復了香火,僧人們彈起了吉他,“老太婆們”唱起了《藥師經》。
圓通寺的重建,比別人晚。
這座北川縣擂鼓鎮唯一的佛教開放寺院,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廟宇毀了,僧人“失蹤”了,道場也衰落了。
第二年清明后,釋祖清接下聘書,帶著徒弟釋續乘入住圓通寺。師徒倆一磚一瓦修修補補了九年,木魚聲再次敲響,信眾也回來了。
釋續乘說,震后滿目瘡痍的景象,讓師父發了慈悲心,也經歷了許多磨難。釋祖清則說,既然在一方弘法,雖“沒起到好大作用”,但總得對一方信眾有個交代。
廟子垮了,“老和尚”跑了
2018年4月18日,農歷三月三。圓通寺辦了一整天法會。
63歲的陳淑蓮披上褐色居士服,在大雄寶殿里唱經。一本《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簡稱《藥師經》),從上午到下午循環往復。
“《藥師經》是消災的嘛,老太婆病痛多。”圓通寺監院釋祖清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
圓通寺坐落在距北川老縣城10公里的蓮花山上。附近村鎮的中老年婦女,是它的主要信眾。陳淑蓮家住山下的和平村,每天早上步行20分鐘到寺院里義務清掃,當天若無法事,中午用過齋飯就下山回家。
法會進行時,33位居士坐在大雄寶殿右側,約四十位穿尋常衣服的香客坐在左側。除了3個和尚(釋續乘在2016年收了一個小徒弟)和7個香客為男性,大殿上幾乎清一色都是“老太婆”。
“沒有好多知識文化,偏于小農思想,不像大城市的人那樣懂道理。”法會間隙,與南方周末記者閑聊時,釋祖清搖頭嘀咕,“大多是求財求利求平安,想起來就信一下,沒想起就不信,不堅定。”
但聊勝于無。畢竟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2009年釋祖清剛接手圓通寺時,“老和尚”不知所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