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賭朝鮮改革開放,炒房客秒赴邊城丹東
核彈陰影走了,炒房客來了。丹東,這個邊陲小城再次陷入一個躁動周期。
責任編輯:吳金勇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黃金坪島上勞作的朝鮮農民。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10日《南方周末》)
核彈陰影走了,炒房客來了。丹東,這個邊陲小城再次陷入一個躁動周期。
“朝鮮經濟改革發展,勢必會帶動丹東的房價,它‘大改’我們就大漲,它‘小改’我們就小漲,按現在的價格來看怎么都不會虧。”
2018年5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在大連舉行會晤。這已是近兩個月內,中朝兩國最高領導人的第二次會面。
受此消息影響,300公里外的丹東市民喜出望外。
遼寧丹東,舊稱安東。一江之隔,用肉眼就能望見對岸的國家——朝鮮。
2018年3月25日至28日,金正恩對中國進行非正式訪問。4月21日,朝鮮宣布停止核試驗和洲際導彈試射,集中一切力量進行經濟建設;4月27日,在全球戒備最森嚴的邊境線上,朝韓兩國領導人發布《板門店宣言》,持續六十多年的朝韓戰爭狀態有望在今年終結。
因毗鄰朝鮮,丹東一直被外界視為觀察朝鮮的重要窗口,外部總能從丹東的一舉一動中嗅到國際局勢變化的氣味。
丹東經濟高度依賴于旅游業和對外貿易,當地對朝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全國的70%左右。此前聯合國下達對朝鮮制裁后,丹東對朝貿易和邊境旅游一度被叫停。似曾相識的是,早年間丹東當地多項與朝合作的經濟合作開發項目,如新鴨綠江大橋和黃金坪地區的開發,都因國際局勢突變而停擺至今。
這或許是丹東的“宿命”。不少丹東人一邊期望著對岸的朝鮮有朝一日實現“改革開放”,能為丹東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邊又因丹東與朝鮮高度“捆綁”的經濟而受累。
然而沒人能料到,數個月前還籠罩在核武器陰影下的朝鮮半島,忽然吹起了和平的春風。丹東迎來了新的契機,至少最敏銳的“炒房客”們是這么想的。
為應對暴增的交易,丹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在4月26日貼出通知,稱“即日起,實行順延預約發號,如果當日號發放完畢,順延發放第二日的預約號,以此類推,不進行選擇性預約”。
然而這究竟是房產商的炒作,還是資本看好丹東的預兆?
房子是丹東最好的土特產
曾彬是一名地產銷售,他所在的樓盤位于丹東新區的濱海大道旁,擁有極佳的江景視野。據他介紹,最近前往丹東的買房人絡繹不絕,他手指向路邊兩排延綿數百米的停車位,“下午人還算少,上午連停車的地方都找不到”。
曾彬回憶,金正恩訪問中國的第二天,就陸續有來自北京、上海的房客前來看房,不過僅三三兩兩,當時他所在樓盤的均價仍在4000&mdas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