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文職人員改革 “讓首批‘吃螃蟹’的人不吃虧”

轉業,是一個飯碗;轉文,是組織給的另一個飯碗。許多持觀望態度的軍官們期待,“改革的靴子落下”,讓“首批‘吃螃蟹’的人不吃虧?!?/blockquote>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18年5月8日,為強化醫院護士實戰救治能力,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舉行了一場野戰救護技能比武,護理人員在模擬硝煙戰火、槍炮聲轟鳴的戰場上完成靜脈輸液、止血包扎、心肺復蘇等一系列搶救操作。圖為選手對傷員進行檢傷分類。(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10日《南方周末》)

防務解碼指導單位:廣東省國防教育辦公室

“由于現役干部改轉文職人員是全新的政策,個別政策不太詳細,這都需要相關部門掌握改轉人員的真實意愿。”

轉業,是一個飯碗;轉文,是組織給的另一個飯碗。許多持觀望態度的軍官們期待,“改革的靴子落下”,讓“首批‘吃螃蟹’的人不吃虧。”

這個五一,范進忠沒閑著。

這位從軍35年的陸軍軍官學院教授,2017年退役后,轉型為一家軍隊考試培訓機構的CEO,正在為一項考試忙活著。

這項招募“軍隊文職人員”的統考,上一次見諸報端是2016年,當年6月,二次補錄擬聘對象名單公示;7月,軍隊與新一批文職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合同期限為3年。

“2017年因軍改沒有進行統考,2018年上半年又因故沒能進行,2018年下半年將進行本年度的文職招聘考試。屆時,將出現2017、2018和2019三屆畢業生同時參加招聘考試的局面,競爭會非常激烈。”范進忠認為,隨著改革強軍的深入,文職人員招聘工作會常態化,文職替代現役的人數將逐年增加,到2020年基本完成招聘編制任務。

2017年11月10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實施新修訂的《文職人員條例》,對文職人員制度大幅度調整。“一個全新的職業應運而生。”原石家莊陸軍學院副教授王敬勝說。新條例讓以往只從地方招錄的軍隊文職人員,新增了一個補充渠道——“現役軍人轉改”。

進退走留,擺在了這些現役軍官面前。

進退之間

“現在就是等改革的靴子落下,單位怎么轉,現在還沒有最終揭蓋子。”陸軍少校宋小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有著13年軍齡的宋小齡在北京一家軍隊文化單位任職,她所在的單位,可能有大部分現役軍官面臨轉文職,“所有的人都無法預測自己的崗位,領導也不想就此退休。”

轉業,是一個飯碗;轉文,是組織給的另一個飯碗。一畢業就進入現單位的宋小齡,面臨著在轉文和轉業之間選擇,抉擇非常明晰,“轉業的話,我去別的單位可能不適應,我不喜歡變化太大的生活。”對于有人在算計這幾種退出現役的方式間的利益得失,宋小齡直言,“這樣算計沒必要”。當然,她也承認,男同事面臨更大的養家壓力,“他們可能覺得轉業到地方,可以賺更多”。

盡管面臨著“分流離開北京,去外地單位”的可能性,但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