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汶川 | 北川三記

站在新北川的土地上,行走在新城里,我祈愿北川由此涅槃重生,永遠安寧!

責任編輯:楊嘉敏

大禹精神彪炳千秋

2008年三月下旬,花紅柳綠的陽春時節,我陪一位北京朋友,第一次去到北川。

北川古名石泉縣,有傳是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王的誕生地,被稱為“神禹故里”(編者注:關于大禹故里,有多種說法,此文不作探究)。

北川大禹博物館內的大禹塑像。(北川大禹博物館供圖/圖)

大禹在華夏民族中是位家喻戶曉的大人物,然而說他出生地為北川卻鮮有人知;而知者,也因其故里在巍峨綿延的龍門山脈之中,路途不便而少有人去。出于對大禹的崇敬,我們便也顧不得想像中的山路險峻向北川進發了。實際上,從德陽去北川縣城,雖是曲折的山區公路,但因是水泥路面,還比較好走。

一路上,伴隨我們沿公路進入北川的,是一條名為安昌河的清澈河流。這是一條流金淌銀的河,時而可看見有人在河中采取砂金。據說遠古時,人們有時能在這條河里撿到自然金塊,其含金量還不低。

我們經過高山巔上美麗潔凈的川北縣城,在鄉人的指引下,來到大禹降生的禹里鄉禹穴村。禹穴旁流淌著一條小溪,一路奔騰,匯聚水流,注入安昌河,而后歸于大海。當年的大禹,如同這條小溪,從龍門大山中走出去,匯聚了先民的力量,成為了神州的領袖。四千余年后,我們來到這里,探尋他的腳步。

好在村前有一座禹王宮,可供人們祭奠、瞻仰。禹王宮前后和左側均是大山,正面所對是峻拔的雙峰,右側有一條小街。禹王宮前是一草坪,亦為廣場。禹王宮為六柱宮殿,每柱蟠龍。兩側是四門廂房。禹王宮匾下,掛著一幅“隆重紀念禹生北川4134周年”紅布金字的長幅標語。

禹王宮不大,當地人說是一座土廟(土里土氣的意思??h城里新修的禹王廟氣派闊大)。但禹王宮歷史悠久,始建于唐代,歷經多年修繕。千百年來,官祭與民祭相輔相承。早在南宋初年,文學家計有功曾奏請朝廷將祭禹載入祀典。清初朝廷曾“特頒祀典”,以古代天子率諸侯祭祀社稷之禮儀祭奠大禹。

禹王宮左側,立有峋嶁碑。碑上起首即說明“峋嶁碑依石泉(今北川)禹在原峋嶁碑模復制”。該碑為比較完整記載大禹豐功偉績的古碑,沒想到在這里能看到它的復制品,讀到碑文。碑文曰:

承帝曰咨翼輔佐卿洲渚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