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往事:搖擺30年,究竟該如何發展?

1984年6月至1985年春天,短短幾個月時間,百年寂寥的海南島突然變成了一塊熱土。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1990年代海南地產泡沫破滅后,爛尾樓隨處可見,現在已慢慢絕跡。(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17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海南往事:搖擺30年》)

三十年篳路藍縷,三十年趟雷闖關,海南在三十而立之年終成“自由島”。在中央已指明方向、海南探索新路之時,民間資本已在房地產、賽馬、博彩等領域提前下注。過去三十年,伴隨著每一個政策鼓點,這些領域總是蠢蠢欲動,但總是突然銷聲匿跡。而今何去何從,以史作鑒,從史出發。

1984年6月至1985年春天,短短幾個月時間,百年寂寥的海南島突然變成了一塊熱土。嗅覺靈敏的商人夾著錢包從全國各地涌過海峽,擠在大大小小的賓館里,紅著眼睛,只為爭奪一樣東西——汽車批文。

1989年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有政協委員指責洋浦模式,將海南有償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商業行為,與割讓香港相提并論,將“新租界”等各種大帽子,扣在海南省頭上。

“Hello,Sir!”

1882年,32歲的美國傳教士香便文走進海南島,進行了為期45天的徒步考察。在他即將行至???,結束這一非凡旅行時,他聽到一句熟悉的問候。

這個穿著體面、會講英文的中國小伙子讓香便文十分吃驚。因為穿越海南島大片的林莽、漫長的海岸線以及起伏的丘陵后,他發現,盡管??趶?858年開始依據《天津條約》成為通商口岸,但當地少數民族黎人的生活狀態幾乎與原始無異。

這一切都記在香便文于1886年在倫敦出版的《嶺南紀行》中,成為西方人進入海南的“路書”。

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面積相當于32個香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濕熱的海風一年四季地吹拂。這里也占盡地利之便,位于海上要沖,輻射東南亞各國。

1949年后,海南島一直被視為國防前哨,相對比較封閉。1960年代,當亞洲四小龍迅速崛起時,同在熱帶陽光照耀下的海南島,仍是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

直到1984年,總設計師鄧小平把目光投向了南海上的這座孤島。一句“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改變了海南的命運。

“世界第一商品”

海南開發的重大轉折點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6月底至7月初,當時中央在北京召開了為期11天的“海南島問題座談會”,明確要“把海南經濟搞活”,可參照深圳、珠海等特區政策,海南由此成為“準特區”。

為落實中央精神,第二年,時任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雷宇,帶領一個6人組成的調研組前來海南,打算提出具體的開發計劃。彼時,海南還未從廣東省獨立出來。

這是時年48歲的雷宇第一次踏上海南島。他從北到南,又從東到西,在海南的沙土路上跑了十多天后察覺,海南島幾乎沒有商品經濟意識,而同屬一省、相距不遠的珠三角此時已是改革春潮風起云涌,商品經濟日益繁榮。

雷宇記得,當他們開車路過樂東縣,純樸的老百姓連賣雞蛋都會不好意思,只把雞蛋擺在路邊,人躲在樹后,等買雞蛋的人走了、把錢壓在筐底,才會去把錢拿回來。

這些問題均被雷宇寫入調查報告,提交廣東省委省政府。沒想到,一年后,雷宇成了海南的主政者。

廣西人雷宇15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6歲抗美援朝,后來在中國人民大學系統地學習過工業經濟?!拔耶敃r是憋著一股勁,想為海南20年后與臺灣一比高下打好基礎?!焙D辖ㄊ?0周年時,雷宇少有地向《海南日報》袒露心聲。

實際上,這是雷宇在“海南汽車事件”后,第一次接受采訪。汽車事件不僅改變了雷宇的人生軌跡,也讓海南突然開放的自由貿易倏然又關上了門。

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轉了《加快海南島開發建設問題討論紀要》,給了海南兩條重要的優惠政策:第一,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匯;第二,可以進口短缺的消費品,但不能向行政區外轉銷。

不過,為了盡快完成原始積累、建設海南,地方政府以“工商六條”作為依據,突破了不準向外省轉賣的條文,開始向島外轉賣消費品中最為值錢的汽車。盡管“工商六條”只是國家工商局一位副司長在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閘門就此打開。那是1984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