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玉:怎樣辦好“少年班”
坦率說,現在“少年班”取得的成就,僅僅停留在培養了多少多少的博士、教授和院士,以及IT和金融行業的多少CEO。
責任編輯:戴志勇
1979年,萬里和科技大學少年班第一屆同學合影。1978年3月8日,中科大少年班正式誕生??拼髲谋本┌岬胶戏屎?,條件一直比較艱苦。“當時社會各界對少年班都非常關心,學校當時的主要領導都經常去看望這些學生。國家領導人也經常到學校來看看,跟他們座談、合影。方毅、萬里等領導都來跟學生見過面。”第一屆少年班管委會主任葉國華這樣回憶。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的萬里跟少年班學生有較多的接觸,他甚至在自己家里款待過這些少年大學生。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17日《南方周末》)
坦率說,現在“少年班”取得的成就,僅僅停留在培養了多少多少的博士、教授和院士,以及IT和金融行業的多少CEO。但是,這些并不足以顯示“少年班”的成就,因為這些成就其他大學也能夠達到,就以院士來說,“少年班”也就出現兩三個院士,而北京大學等培養的院士甚至比“少年班”還要多。因此,科大“少年班”必須實現跨越,以實施精英教育為己任。
精英教育必須按照“少而精”的原則進行培養,寧缺毋濫;必須實行個性化的教學,因材施教,讓每一個智力超常的幼兒的智慧最充分地發揮出來,再現牛頓、笛卡爾、達·芬奇、高斯等這樣全才式的科學家。
李政道先生是美籍華裔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是中國“少年班”(Special Class for the Gifted Young)最早的倡導人,這應當是確鑿無疑的。這要源于他于1974年的一次歸國訪問。這年5月中旬,他偕夫人第二次歸國訪問,首先參觀了上海芭蕾舞學校,受到該校從少年選拔苗子進行培養的啟發,隨后又參觀了復旦大學,并寫了《參觀復旦大學感想》,他建議對十三四歲少年進行培養,他們到十九歲就能夠達到獨立進行科研工作的水平。繼而,他到北京又就此建議征求科學界一些朋友的意見,獲得支持。最后,他把這份建議呈遞周恩來并請轉呈毛澤東主席,周總理和毛澤東主席都表示同意實驗,但并沒有實施,直到4年以后的1978年3月,中國第一個少年班才在中國科技大學誕生。
“少年班”是改革的產物
1978年3月8日,中國科技大學在合肥舉行了“少年班”第一期開學典禮,這一期總共招收了寧鉑等21名少年大學生。消息一傳出,引起海內外的廣泛關注。對于剛剛結束“文革”十年浩劫,曾經一度被“讀書無用”誤導,急盼快出人才和多出人才的國人來說,破格將一批少年招進大學培養,無疑是破天荒的大事。
為什么是中國科技大學舉辦“少年班”?這無疑帶點偶然性,事情得從寧鉑的發現說起。1977年10月末,江西冶金學院教師倪霖給國務院副總理兼科學院院長方毅寫了長達10頁的信,推薦他的朋友寧恩漸的兒子寧鉑,反映他在語文、數學、圍棋等方面智慧超人。11月3日,方毅副總理立即批示:“如果屬實,應破格收入大學學習”,這個批示轉到了中科大。大約十多天以后,中國科技大學的兩名老師到達寧鉑所在的贛州八中對他進行考試和面試,對寧鉑和另外兩名少年進行了數學考試,寧鉑考得了67分,另外兩人一人考得80分,一人得了64分。經過考試和面試,他們準備錄取寧鉑等人。緊接著,又發現和錄取了多名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