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訴與淚別 巴民眾在血淚中迎來“災難日”

承受近年來最慘重的傷亡后,巴勒斯坦人15日迎來第70個“災難日”。

 

5月15日,在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交界地區,人們轉移一名在沖突中受傷的巴勒斯坦示威者。(新華/法新)

承受近年來最慘重的傷亡后,巴勒斯坦人15日迎來第70個“災難日”。

多家外媒注意到,巴勒斯坦民眾當天舉行的抗議活動比前一天明顯減少。更多人走進為哀悼死者搭建的帳篷,送別親友。加沙多家醫院涌入大批傷患,因封鎖缺醫少藥的醫療條件進一步惡化。

這一天,巴勒斯坦人在血淚中度過。

淚別

巴勒斯坦多座城市14日爆發抗議示威,遭遇以色列軍隊實彈射擊和催淚瓦斯驅散,至少61名巴勒斯坦人喪生、3100多人受傷。巴勒斯坦衛生部說,15日又有兩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軍射殺,另有約160人受傷。

“災難日”當天,加沙街頭的店鋪大多數關閉,不時能聽到人們追憶逝者的談話。民眾還利用社交媒體紀念死難者,貼出他們的照片,配上簡短悼詞。按照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的說法,給人的感覺,似乎加沙每家每戶都有人傷亡。

5月15日,在加沙城,一名男子抱著在沖突中吸入催淚瓦斯而死亡的嬰兒遺體參加抗議游行。(新華/路透)

15日中午12時,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上空拉響警報,持續70秒,交通暫停。

14日示威中大約8名兒童死亡,包括一名8個月大的女嬰萊拉·甘杜爾。15日,數百人為小萊拉送葬。女嬰的遺體用白布包裹。母親把女兒抱在胸前哭喊,“讓她留下陪我吧,她走得太早了”。父親護送女兒至墓地,親手將她下葬。

親友說,示威過程中,萊拉坐在母親腿上,因吸入催淚瓦斯夭折。

法新社報道,數百人15日為23歲的亞贊·圖巴西送行。小伙的父親、50歲的易卜拉欣在送葬隊伍中哭得不能自已。

中年女子烏姆·哈立德·阿什拉姆說:“我們這輩子差不多過夠了,但這些可憐的孩子原本有大好人生。他們做錯了什么?”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次日,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近百萬巴勒斯坦人淪為難民。此后,巴勒斯坦將5月15日命名為“災難日”。

 

5月15日,在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交界地區,巴勒斯坦民眾參加示威活動。(新華/法新)

傷患

加沙多家醫院15日擠滿等待治療的傷者及其親友。

23歲的巴塞姆·易卜拉欣說,他的腿被以軍打傷,他一度以為這條腿會因為耽誤治療而保不住。“沒有那么多醫生,他們沒法照顧每個人,處理全部傷口。(傷患)數字讓人難以相信,醫生們沒有足夠時間。”

加沙13家公立醫院和非政府組織開辦的14家診所原本因為醫療物資緊缺而捉襟見肘,重大傷亡事件使緊缺狀況雪上加霜。

希法醫院是加沙地帶主要醫療機構,由于預料示威者中會出現大批傷患,院方提前設置戶外診療站,加設床位。院長艾曼·薩赫巴尼說,醫院15日接治約500名傷患,超過九成為槍傷患者,其中近200人需接受外科手術,大多數為骨科手術。

骨科診室人滿為患,手術進展緩慢。截至15日中午,希法醫院的醫生們在12個手術間內做完40例骨科手術,還有80名傷患苦苦等待。

按路透社的說法,15日,以色列在與加沙交界地區依然部署荷槍實彈的狙擊手和坦克。以色列一方沒有傷亡報告。

 

5月15日,在約旦河西岸城市納布盧斯附近,巴勒斯坦抗議民眾與以軍士兵發生沖突。(新華社發)

痛訴

28歲的巴勒斯坦小伙法迪·阿布·薩拉馬14日在汗尤尼斯的隔離墻附近被打死。他的雙腿2008年被截肢。法迪的兄弟哈尼說,法迪“對他自己都不構成威脅,更別說其他人了,他怎么可能成為目標?”

巴勒斯坦領導層認為,民眾的抗議活動屬和平示威,以軍動用的暴力與面臨的威脅完全不成正比。巴勒斯坦民族倡議組織主席穆斯塔法·巴爾古提說,以軍以“罪犯的態度”,“用各種致命武器對付和平示威者”。

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譴責以軍“令人震驚的致命暴力行動”。這一機構的發言人魯珀特·科爾維爾說,以色列有權依照國際法守衛邊界,但致命武力應被視為最后手段,向靠近邊界的巴勒斯坦民眾動武沒有正當理由。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宣布,定于18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巴勒斯坦民眾所處“惡化的人權環境”。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吳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