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紀律保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把“綠色發展”上升為“五大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日前,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紀檢監察機關責無旁貸。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趙樂際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工作報告指出,堅決查處生態環保等領域的嚴重違紀違法行為。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為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的政治、紀律和作風保障。

強化再監督、再檢查職能 大力整治生態環保領域違規違紀違法問題

2018年5月15日,甘肅省對外公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2016年11月30日至12月30日,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對甘肅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并于2017年4月13日反饋了督察意見。整改期間,甘肅省紀委監委牽頭查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督察期間發現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線索,共對218名領導干部進行了問責處理,并公開了信息。

中央環保督察是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性安排。中央環保督察工作開展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自覺履職盡責,全力配合中央環保督察組的督察,立足“監督的再監督”“檢查的再檢查”,緊盯環保領域違規違紀違法問題,督察督辦、較真碰硬、嚴肅問責,形成強力震懾。

中央紀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組督促駐在部門黨組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協助部黨組制定《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紀律規定》,通過輻射帶動,相關部門制定了《環境保護部督查和巡查工作紀律規定》,嚴明紀律規矩,為中央環保督察和環保部日常督查、巡查工作拉起紅線,筑起防火墻。監督中央環保督察“一督察兩報告”執行情況,中央環保督察和環境保護部督查、巡查期間臨時黨支部加強紀律教育和執行紀律情況。同時,突出對重要崗位關鍵少數的監督,加強對督察執法、環評審批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權力行使的監督。

海南省紀委下發《關于全力配合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進一步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的通知》,對生態環保部門已經調查核實,按規定需要進行問責的,要第一時間介入,做到快、狠、準,切實提高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對問題線索查辦和追責問責過程中存在推諉扯皮、查辦不力、追責不嚴的,要開展“一案雙查”。

吉林省紀委嚴格要求各市州紀委以及省紀委派駐(派出)機構暢通監督渠道,建立問題線索移送機制,嚴格落實立轉、立交、立查要求,特別是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問題線索必須在6天內辦結。對破壞生態環境違紀違法問題和失職瀆職行為,發現一起,嚴肅查處問責一起,典型問題及時通報曝光,充分發揮警示震懾作用。

齊心合力、齊抓共管 打出生態環境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組合拳”

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的洱海,是一顆鑲嵌在滇西大地上的高原明珠,也是白族人民的“母親湖”。然而,由于不當開發和管理缺失,洱海的污染日益嚴重。

“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大理,在洱海邊合影并囑托:“立此存照,過幾年再來,希望水更干凈清澈。”總書記短短數語,字字千鈞,發出了保護洱海的動員令。

大理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迅速安排部署洱海保護的監督檢查工作,打出一套護衛洱海碧水藍天的“組合拳”。加強組織協調,成立指揮部紀律檢查組;制定實施洱海保護治理專項紀律檢查工作方案、監督執紀問責六項工作機制;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緊盯洱海保護治理中推諉扯皮、不作為、慢作為等突出問題;設立16個紀律檢查小組,對洱海流域16個鄉鎮分片掛鉤負責,整合縣鄉紀檢工作力量形成工作合力。重點對各級各部門履行洱海保護治理主體責任、監管責任、監督責任情況開展檢查,形成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17年以來,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開展監督檢查1318次,發現問題1247個,督促整改問題1224個,問責黨組織4個、問責干部68人。

保護好生態環境,對于重要旅游城市云南省麗江市也顯得尤為重要。2018年5月8日,麗江市紀委監委集體約談20名環保問題整改不到位責任人,督促各級各部門和各級領導干部進一步明確責任、倒排時限,加大工作力度,限期整改,促進區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暢通問題線索移送渠道、建立問題調查協作機制、放大責任追究的綜合效應……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和相關部門密切協作、緊密配合,共同攥緊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的拳頭,對生態環境領域監督執紀問責的力度不斷加強,方式方法不斷創新。

北京市紀委市監委制定《關于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秋冬季攻堅行動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方案》,提出堅決查處和糾正在開展大氣污染治理秋冬季攻堅行動中不擔當、不作為、不落實等突出問題,嚴肅查處因落實環保責任不到位、監管不力、失職瀆職等造成嚴重后果,特別是給國家和公共利益造成嚴重損害的案件。并將環境治理重點工作納入市區兩級巡視巡察重要內容,扎實推進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各項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湖南省新出臺的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和重大環境問題(事件)責任追究辦法,首次明確了紀檢監察機關環保職責。湖南省紀委、省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將從嚴格監督、強化問責、嚴肅執紀三方面,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當前監督執紀的重點,以嚴肅問責倒逼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責任落實。著力查處在行政審批、項目建設、監管執法等環節違反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問題,著力查處貪污、挪用、截留、擠占生態環境專項資金等問題。

四川省明確了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縣級以上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成員,縣級以上黨委、政府有關領導成員,相關部門領導成員,鄉鎮(街道)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等分別進行了責任劃分,樹立了生態環境保護底線思維,強化了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既打攻堅戰、又打持久戰 讓群眾真正感受到治理效果

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過冬候鳥達到近10萬只,但這里生態環境一度遭受嚴重破壞。黃岡市、黃梅縣和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未做好龍感湖自然保護區相關工作,保護區內圍網養殖、風電項目、醫藥小區等違法開發建設問題突出。經過整改,龍感湖共投入5億元,保護區附近的17家化工企業開展為鳥兒“讓路”。

龍感湖多年“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源自強力問責傳導的壓力。湖北省紀委調查組深入保護區,針對違法環評批復占用保護區,工業園區侵占保護區,保護區周邊企業偷排、超標排污等環境違法違規問題,進行細致調查,用第一手證據說話、用紀律和法規定性,實現案件突破。

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給予省人大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孫璜清(時任黃岡市委副書記)黨內警告處分;給予黃岡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廳級干部王浩鳴(時任黃岡市副市長)行政記過處分;對黃梅縣委書記馬艷舟(時任黃梅縣縣長兼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予以誡勉;給予黃梅縣政協主席張鵬程(時任龍感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黨內警告處分。同時,還分別給予11名相關責任人黨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目前,湖北省122萬畝大湖圍網已經全部拆除;7931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今年將實現全關停,宜昌沿江一公里化工企業正在有序搬、停、轉;132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已經建設污水處理廠108家,明年4月底前全部建成并投入運行,率先在全國實現“污水不出園區”。通過開展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追責工作,有效傳導了環保責任壓力,有力推動了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湖北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

“生態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湖北省紀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更大的力度、更嚴的措施,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加大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力度,用嚴明的紀律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為人民群眾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云。同時,也號召群眾起來舉報破壞環境現象,一經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予以嚴肅懲處。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打好三大攻堅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大局出發,督促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轉變作風,強化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勇于擔當、真抓實干,緊盯生態環境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抓住不放,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環境問題,以釘釘子精神一項一項抓落實、一件一件抓整改,務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網絡編輯:邵小喬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