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大數據平臺 揪出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

“對存疑數據篩查,我們市共發現問題線索1309條,立案848件,挽回經濟損失2692萬余元?!睘o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去年以來,四川省瀘州市組建大數據分析組,針對扶貧領域“農業產業”“易地扶貧搬遷”等23個專項扶貧項目,匯集公安、住建、農業等部門提供的人員身份、戶籍信息、家庭收入等基礎數據,依托專用軟件,開展數據收集、比對和研判,發現可疑問題線索,精準揪出伸向扶貧領域的“黑手”。

今年3月21日,當瀘州市合江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將“公職人員”“農機補助款”等信息錄入大數據分析專用軟件,按下“命令鍵”進行分析比對時,一條十分可疑的線索便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來。

“王斌在2013年6月18日,實名領取了1.1萬元的插秧機補助款。身為監管此項業務的公職人員,怎么會自己領取農機補助款?”

王斌是合江縣堯壩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公職人員,負責農機補貼政策落實的監督檢查,怎么能領取農機補助款?當日,根據此條可疑線索,合江縣紀委監委鎖定調查切入點,對王斌開展談話。在證據面前,王斌如實交代了自己涉嫌職務違法的問題。

原來,2013年,堯壩鎮實施農業綜合項目,需采購41萬余元的農機,因該批農機享受項目補貼資金20萬元,故不再單獨享受國家農機補貼政策。這給熟知惠農補貼政策的王斌留下了可乘之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王斌私下找到某經銷商,商量以其本人名義對一臺插秧機申報國家農機補貼。經銷商迅速領會了王斌的意思,依他的要求行事,騙取的1.1萬元國家農機補貼資金也順利入了王斌腰包。此外,王斌還利用職務便利,為經銷商介紹農戶購買農機,從中獲利。

王斌本應對農機補貼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保障廣大農民利益不受侵害,他卻非但沒有嚴格履行職責,還監守自盜,從中“渾水摸魚”,撈取好處。

3月26日,王斌因涉嫌貪污國家專項補助、收受賄賂,合江縣監委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作為一名公職人員,平時不加強學習,經不住金錢的誘惑,思想偏移,沒讓黨的好政策落實到位……這種行為是可恥的,是違紀違法的。”王斌在自查悔過書上寫道。

對王斌立案調查只是瀘州市紀檢監察系統利用大數據精準查找扶貧領域問題、輔助審查調查的一個縮影。

瀘州市按照中央紀委關于持續開展3年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決策部署,緊緊盯住扶貧領域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腐敗問題和弄虛作假、數字脫貧等形式主義問題,抓住統籌聯動、精準巡訪、問題查處、群眾回應四個關鍵環節,嚴查快結,精準有序開展專項治理,以鐵的紀律護航脫貧攻堅。

特別是去年4月以來,瀘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利用大數據平臺,對公益性崗位、農村危房改造、農機補貼、低保補助、不動產登記、優撫、公益林生態補助等數十類資金進行數據比對,共發現存疑數據10815件。

“要不是紀委的精準監督,我們的糧食補貼款恐怕再也回不來了。”敘永縣馬嶺鎮村民劉成玉激動地說。日前,敘永縣紀委在馬嶺鎮召開違紀資金清退會,通報查處的該鎮有關案件,違紀當事人公開作檢討。隨后,30名群眾依次簽字領取到了這份遲來8年的糧食補貼款,共計10392元。像敘永縣這樣的違紀資金清退會,瀘州全市已召開數十場,場場人氣旺、反響好,清退的是違紀款,贏得的是民心,換來的是群眾實實在在的口碑。

“對存疑數據篩查,我們市共發現問題線索1309條,立案848件,挽回經濟損失2692萬余元。”瀘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以發現問題為導向,利用大數據加強分析研判,加大對扶貧領域腐敗案件查處力度,實現問題精準發現、線索精準掌握、懲治精準有效。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網絡編輯:吳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