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米線的迷宮
幾天前看到某個熟人在微博哀嘆:上海就沒有一碗能吃的肥腸粉。就算不知道這位是四川人,看其感嘆也能猜到。
責任編輯:朱又可
云南米線
幾天前看到某個熟人在微博哀嘆:上海就沒有一碗能吃的肥腸粉。就算不知道這位是四川人,看其感嘆也能猜到。
作為半個云南人,在大理州下面的彌渡縣城度過了十四年時光,又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多年后,我也想來個類似的感嘆:在云南以外,就沒有一碗能吃的云南米線。
米線、米粉、米干,粗細和柔韌度可能略有差別,基本是同一種東西。廣西湖南都叫作米粉,浙江福建一帶稱為米干,云南則是米線??谖渡?,因地區不同,差異也很大,你絕對不會把云南米線和其他地方的混起來,反之亦然。
云南米線的小店很少,不像桂林米粉和長沙米粉那樣普及——當然了,桂林或長沙本地人,可能也嫌外地隨處可見的米粉店不夠地道。好在還有一項事物叫作連鎖店。記得多年前在后海邊吃云海肴的時候,新開不久的店鋪很像是店主們玩票做的,如今也演化成了大型連鎖,遍及各個繁華商區。此外另有幾家云南菜的連鎖,各領風騷。按理說既有連鎖店,在北上廣吃到云南米線的難度好像不高,遺憾的是,不管是小鍋米線還是過橋米線,都有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