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陌生人,我眼中的平壤
朝鮮就好比“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中的絕大多數從未真正接觸過它,但這不妨礙各種議論。在年輕一輩里,上甘嶺的故事已年代久遠,取而代之的是社交媒體上的傳聞。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從米-17直升機上俯瞰平壤市容,黎明大街與未來科學家大街上的新高層建筑已經成為展現平壤現代化形象的地標。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24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我眼中的平壤》)
朝鮮就好比“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中的絕大多數從未真正接觸過它,但這不妨礙各種議論。在年輕一輩里,上甘嶺的故事已年代久遠,取而代之的是社交媒體上的傳聞。
這種冷峻的神秘感令人沉迷。
飛機舷窗外的朝鮮大地廣袤而荒蕪,初看之下和東北三省的景色相仿。然而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除了人煙格外稀少,那些連綿的山頭像被一把巨大而鋒利的剃刀緩緩刮過,裸露出黃土的粗糲底色。
在外匯商店采購食品的平壤家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