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20180524)
責任編輯:陳愷辰
鄉賢不是清官輩出的原因
回應“廣州古沙村為什么清官輩出”
2018年5月3日《南方周末》自由談版
“出仕為清官”和“致仕為鄉賢”不過是傳統鄉村精英的一體兩面,不存在因果關系,都是鄉土社會這個底層基礎在儒家文化和皇權-官僚體制共同作用下的產物。在看到古沙村這種正面例子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傳統鄉村并不總是呈現出古沙村這樣田園詩般的美好景象。鄉賢文化得以存續,一個必要條件是鄉村精英與普通村民間力量大致平衡,假如鄉村精英勢大而普通村民孱弱,那鄉賢背下再多的圣人教誨也可能管不住利令智昏的沖動。當前,面對農村“空心化”難題,“重建鄉村社會”成了大家的共識。先輩們留下的鄉賢文化和鄉村自治傳統給了我們啟發,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