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增加耐藥菌感染病例
較高的溫度使得細菌在生長和繁殖方面都更快,在這種情況下出現DNA突變,就可能會引起耐藥菌株的增加。
責任編輯:朱力遠
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的最低溫度升高10攝氏度,普通病原體的耐藥性就有小幅增加,其中包括發展成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那些病原體,而許多持續性的、有時很致命的醫院感染根源就在于MRSA。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31日《南方周末》)
較高的溫度使得細菌在生長和繁殖方面都更快,在這種情況下出現DNA突變,就可能會引起耐藥菌株的增加。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較為溫暖的地區,其感染耐藥菌的幾率可能會更高。
不久前,多倫多大學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化》雜志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將耐藥菌的出現跟較高的溫度聯系在一起。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的最低溫度升高10攝氏度,普通病原體的耐藥性就有小幅增加,其中包括發展成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那些病原體,而許多持續性的、有時很致命的醫院感染根源就在于MRSA。塔夫茨大學流行病學家埃琳娜·納烏莫娃(Elena Naumova)說:“這是一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