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整改難題前期不重視,后期疲應對
水上的移動污染源對水源地也存在威脅。地下飲用水水源地,是否完全安全仍是未知數。
責任編輯:汪韜 實習生 郭佳靈
2018年5月28日,督查組在江蘇啟東市頭興港河匯龍鎮應急水源地發現了此前未上報的二級保護區內數家工業企業,圖為污水直排的金屬構件公司仍在運營中。
(本文首發于2018年5月31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水源地整改進行時 一道“前期不重視,后期疲應對”的難題》)
除了此前各地自查上報的6426個問題之外,督查組陸續查出了217個相對突出的新問題。“雖然查出的問題數量不少,但目前還沒有發現對水源地水質造成直接污染的特別重大隱患。”
水上的移動污染源對水源地也存在威脅。地下飲用水水源地,是否完全安全仍是未知數。2018年內生態環境部將會通知地方開展自查。
長江、鴨綠江、鄱陽湖……這些地圖上耳熟能詳的大江大河大湖歷經風雨,至今仍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源泉,從這些地方取水口里抽出的水,經過水廠處理,通過自來水管網送到每家每戶。
居民的飲用水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覆蓋全國212個地級以上城市、1586個水源地的大督查正在展開地毯式排查。
截至2018年5月29日,生態環境部已經通報了四批環境違法問題,這意味著,除了此前各地自查上報的6426個問題之外,督查組陸續查出了217個相對突出的新問題。
被查出的問題中,既有傳統的農業、企業排污,包括一級保護區內的農業種植、網箱養殖、采砂、機械加工等。也不乏餐飲飯店、旅游景區、垂釣園區、培訓機構甚至政府招待處,這些風景秀美的水源地也被認為是度假休閑的好去處。
根據要求,這輪水源地大督查涉及的問題整治須在2018年底前完成,不過,根據督查組現場檢查的進度看,整治進度并不樂觀。
督查組“斗智斗勇”
發現問題大多是“斗智斗勇”的過程。
2018年5月27日,南方周末記者跟隨第114督查組前往江蘇南通如皋市長江長青沙七匡水源地。根據地方此前的自查上報,二級保護區內漁船避風港在非緊急狀態下有漁船???,距離最后整改期限只有一個月。
然而督查組發現,現場仍有二十多艘船只???。當地鄉鎮一名工作人員解釋稱,只是暫時???,并沒有人員生活作業。
督查組組長甄玉軍徑直找到配電箱,逐一檢查十幾個電表,發現有電表仍在跳字。“這是怎么回事?”“可能是路燈。”工作人員解釋。
“不對,你說實話吧。”“就是有點制冰的。”問出線索后,督查組順藤摸瓜,發現了??看慌源a頭上的船舶修理器械和油污的痕跡。“挨著水源地一級保護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