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僅是責任,也是創新和利潤 ——專訪科思創首席技術官蕭楓博士
是否想象過,有一天你躺在舒服的床墊里,床墊有部分材料是用二氧化碳做成的?
對化工產業而言,二氧化碳,這種最常見的溫室氣體,已經作為含碳材料的直接來源。在高科技聚合物材料生產商科思創(Covestro)的生產線上,二氧化碳正作為原材料生產成聚氨酯泡沫前體多元醇,而聚氨酯泡沫可用作床墊等產品里的泡棉。
2018年5月24日,科思創首席技術官蕭楓(Klaus Schaefer)博士參加在廣東珠海舉辦的“2018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其間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稱:“我們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可能來實現環保”。在他看來,化工生產和生態環境的傳統沖突并非不能解決。
作為一家跨國化工企業,科思創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生產商之一,產品涵蓋汽車、電氣和電子、家具、建筑、運動休閑等領域。蕭楓認為,環保不僅是化工企業應盡的義務和社會責任,還可能通過激發創新,帶來潛在的盈利空間。這亦契合了科思創基于“人類、地球、盈利”(簡稱3P)的可持續發展原則。
科思創在環保方面的一大目標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并提出了具體的數字——計劃在2005年到2025年之間,每噸產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
科思創董事會成員、首席技術官蕭楓博士(Dr. Klaus Schaefer)在“2018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發表主旨演講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50%當中的40%,可見進展是良好的。”蕭楓說。
除了腦洞大開用二氧化碳來生產軟墊外,這一顯著的減排效果還來自于全球化的管理手段。
科思創用全球化的隊伍,對世界各地的各個項目統一進行統籌。蕭楓舉例,為了生產TDI(甲苯二異氰酸酯)這種常見的軟質泡沫的原材料,使用創新的氣相光氣過程技術,能夠實現節能60%,二氧化碳排放也得到降低。
這一技術的研發和試產階段在德國完成,但商業化運營被首先放在了中國,這些技術成熟之后,又反哺德國。
除此之外,ODC氧氣去陰極化技術,通過鹽酸電解實現氯循環,可以為商業化規模的氯氣生產節省高達30%的能源,同時減少污染物排放。
這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也沿著供應鏈延伸。
“有的人會說可以通過簽合同約束供應商行為,但如果不進行審查,條款就是一紙空文。”蕭楓說。
為此,科思創加入了“攜手可持續發展”(TfS)倡議,在挑選供應商時,會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進行獨立評估,并由TfS認可的獨立審計公司現場勘察,進一步衡量供應商的可持續表現。
在后續對供應商的監督上,“TfS的各個成員企業會共享它們對供應商審查的結果。所以對某一個供應商,如果我想知道它的表現如何,可以去查其他會員企業對該廠的審查結果?;蛘呶也檫^這個廠,結果也可以共享給其他的會員企業。”蕭楓說。
對于公眾關心的塑料垃圾問題,蕭楓認為,應該考慮到塑料產品有不同的使用壽命,“比如用聚碳酸酯做汽車頭燈,有15年的使用壽命,這跟一次性飯盒或吸管是不一樣的。”
他亦談到了塑料再循環的三種方式:用擠壓器重新再擠壓成型、分解再重新組合成新產品,以及垃圾焚燒。“總的來說我們意識到,產生的排放量越大,使用壽命越短,我們肩上的壓力就越大,所以我們想把再循環的三種方法都抓起來,來看看怎么樣實現最大的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