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世界最貴鐵皮”的治堵邏輯

為了這張擁車證,楊黎明花了5.8萬新幣(約合人民幣27.8萬元)。私家車的擁車證最高曾賣到9.6萬新幣(約合人民幣46萬元),高過車價。

責任編輯:蘇永通

夜晚時分,新加坡主干道Nicoll Highway依舊車水馬龍。(南方周末記者 馮飛/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7日《南方周末》) 

為了這張擁車證,楊黎明花了5.8萬新幣(約合人民幣27.8萬元)。私家車的擁車證最高曾賣到9.6萬新幣(約合人民幣46萬元),高過車價。

2017年,新加坡私家車約為50.2萬輛,僅比10年前增加了不到5萬輛。2018年2月開始,除了貨車和巴士,新加坡的汽車總量將實現“零增長”。

可避雨遮陽的“有蓋走廊”被納入交通系統,連接地鐵站和住宅,以鼓勵人們乘坐地鐵或巴士的意愿。2018年,有蓋走廊長度將超過200公里。

每天早晚高峰時段,快速公路,司機可以將油門踩到64km/h;即便在中央商務區,也能流暢地跑上近30km/h。

這里是新加坡,世界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國家。不到7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約為北京朝陽區面積的2/3),生活了560多萬人。

據荷蘭導航設備制造商TomTom統計,在2016年世界城市交通擁堵指數排名中,新加坡僅排在第55位,優于北京(10)、洛杉磯(12)、倫敦(25)、巴黎(35)和香港(44)等眾多國際性大都市。

新加坡交通管理部門——陸路交通管理局在網站首頁寫道:“We Keep your world moving(我們確保您的世界暢通無阻)”。新加坡到底有什么秘訣,保證了整個國家交通系統運行順暢?

買車貴,貴在“擁車證”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工作的楊黎明去年花了12萬新幣(約合人民幣57.5萬元,1新幣約合人民幣4.8元),換了一輛新車。不是因為嫌棄車老舊了,“我的剎車還很好”,而是“擁車證”到期了。

擁車證相當于中國的車牌。1990年,新加坡政府推出車輛配額系統,規定注冊新車必須首先標得擁車證,且每張擁車證只能對應一輛車。為了抑制投機,成功競標的擁車證不可轉讓。

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和大多數新加坡人一樣,楊黎明給出了一個可以接受的價格區間,委托車行競標擁車證。

擁車證每個月拍賣兩次。個人或被委托車行只要提前繳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