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峰:我看高考改革趨勢

在中國,目前大家對分數的公平特別強調,就是認分,只要一出現影響招生公平的事,社會輿論就非常大,它不得不加以調整。

責任編輯:戴志勇

理想狀態是,“招”讓學校自己來管,“考”由專業考試機構,比如考試院來做,改革的方向應該是招生自主權在各個高校。不過現階段,各高校沒有太多招生自主權。(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7日《南方周末》)

可以說目前也是中國高考史上最重視考試分數的時期。真要做到“招考分離”,那么各高校要能不完全依據考試分數來錄取,真正實現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可以根據學校和考生的情況來錄。美國一些頂尖大學,自己可以定招生性別比例、族群比例。比如哈佛大學甚至它不要滿分,而要其他方面突出的,維持它的多元化,這種招生體制是有很高自主權的。在中國,目前大家對分數的公平特別強調,就是認分,只要一出現影響招生公平的事,社會輿論就非常大,它不得不加以調整。

從2014年開始啟動的新高考改革,以取消文理分科、走班選課、部分科目一年多考等內容,使高考制度發生大幅變動,引發廣泛關注。2018年5月8日,教育部召開會議部署高考安全工作,指出2017年的首輪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成功落地,打了一場漂亮的硬仗、勝仗,2018年是深化高考改革的關鍵之年,應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在全國兩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還介紹,今年將再有17個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最早啟動改革的浙江、上海也將迎來第二屆新高考。

究竟如何看待新高考?在新高考試點落地一周年之際,兼任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的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教授接受南方周末專訪,結合自己長期研究中國高考,并深度參與高考改革實踐的體會,對新高考改革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

新高考改革:好處明顯,挑戰也大

南方周末:時隔一年,如何從整體上看待浙江、上海的第一屆新高考改革?

劉海峰:浙江、上海這次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好處還是比較明顯。我認為它是恢復高考41年來,甚至1952年形成高考制度66年來,影響面最大、變動幅度也最大的改革。它以高考科目改革為核心,通過在語數外基礎上實行六選三、七選三的選考制度,產生與以往文綜、理綜、文理綜合等不一樣的效果。同時涉及“兩依據一參考”(依據統一高考成績、依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及自主招生等錄取模式,對中學教學方式、班級組合方式影響很大??梢哉f,它的牽涉面特別廣,影響特別大,典型地反映出高考改革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征。所以,總體上看,它的積極作用很明顯,同時,帶來的挑戰也相當大。

南方周末:具體地,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認識它的好處?

劉海峰:首先,就是打破了多年來,大家在議論,也有人認為需要改掉的文理分科的這種格局。以前高中教育都是按高考文理分科來進行,要么理化生,要么史地政。2009年,當時在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下稱《綱要》)時,關于是否文理分科就征求過意見,當時大家意見不一致,支持和反對的人大概各占一半。我們常講應該全面發展,而文理分科對綜合選拔人才及人才的全面發展不利,所以,高考改革在科目選擇上打破文理分科是一個很大的變動。

再者,就是它帶來了相當多樣化的考試科目的組合。如果是六選三,像上海,大概是20種組合,浙江,七選三(多一門技術科),總的組合就是35種,理論上比兩種組合要更多樣化了。

第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