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源自文明之初
破壞肝臟的乙肝病毒(HBV)每年把將近一百萬人置于死地。
責任編輯:朱力遠
破壞肝臟的乙肝病毒(HBV)每年把將近一百萬人置于死地。目前,兩項新的基因研究表明,這種病原體至少自從人類文明開端之時就已經有人攜帶了。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7日《南方周末》)
破壞肝臟的乙肝病毒(HBV)每年把將近一百萬人置于死地。目前,兩項新的基因研究表明,這種病原體至少自從人類文明開端之時就已經有人攜帶了。
此前,最古老的乙肝病毒證據是在16世紀意大利的木乃伊中發現的一種病毒毒株。在這項新的研究工作中,一個由英國劍橋大學遺傳學家埃斯克·維勒斯列夫(Eske Willerslev)帶領的團隊,對于在整個歐亞大陸考古遺址中發現的304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