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兩次自殺 此前陷入“多頭貸” 菲妥妥事件再調查

不過一個半小時車程,一家人兜兜轉轉了近5天時間,幾上幾下高速,才最終把車開進了服務區。第二天早上,服務區工作人員接到警方通報,才知道有人在這里自殺。

責任編輯:吳筱羽

位于北京市豐臺區芳古園一區的北京一品清心文化發展中心已被警方貼上封條。(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歐葉/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14日《南方周末》)

不過一個半小時車程,一家人兜兜轉轉了近5天時間,幾上幾下高速,才最終把車開進了服務區。第二天早上,服務區工作人員接到警方通報,才知道有人在這里自殺。

2016年是鄧家借貸的高峰期。10月,菲妥妥的名字現身北京某投資公司的借貸系統。她名下貸款了8萬元,分48期償還,每期本息2858.67元。

監管層的鐵腕整治,沒來得及挽救這個步向深淵的家庭。

2018年6月11日,北京西三環一家注冊資本千萬級的擔保公司,業務員張超仍記得一年半前來借款的那個北京“土著”:身高一米八,準拆遷戶,生意人,自信,身邊還跟著個類似司機身份的人。

摸爬滾打多年的張超,馬上下了判斷:“鄧哥,很有實力。”

張超打開征信系統,看到“鄧哥”已有二三十萬元的銀行借貸記錄。他并未介意,運作之下,又一筆貸款放出。

相同的一幕,在多家金融機構里不斷重復著。

甚至到6月2日,手機彈窗彈出“北京一家三口5月底兩次自殺”的新聞,張超也未料到,“鄧哥”會是自殺者之一,而警方通報的自殺原因,正是“公司經營出現問題、欠下高額借款并牽扯到家人”。

與鄧一同自殺身亡的,還有其28歲女兒、北京某著名醫院急診科護士鄧菲。

鄧菲更為人所知的,是網名“菲妥妥_穆修修”。

5月20日,她在微博發布遺書,被警方解救后,隨后卻在網上被斥為“戲精”,遭遇人肉搜索。

六七年前的博文、帖子紛紛被扒了出來。寵物貓、蘋果手機、出國旅行、一件定制旗袍,所有生活享樂,都被視為鄧家“有錢不還、自殺逃債”的證據。

鄧家二次慘烈自殺后,究竟是網絡輿論還是“高利貸”殺人,爭論不休。

然而,事情恐怕更復雜一些。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至遲2015年1月9日起,菲妥妥、父親鄧福谷或母親劉靜怡,均開始以生意周轉等理由,在銀行機構、小貸公司、網貸平臺多次借貸。盡管相當一部分貸款的本金、利率不高,但貸款次數層層累加,鄧家逐漸陷入“多頭貸款、以貸養貸”,最終走向悲劇。

這是國家自2017年以來反復強調防控的消費金融類風險,業內人士早已發現,當借貸人同時向多家機構貸款,很可能意味著此人現金告急、此后也難以償還。但瘋狂攬客帶來的利潤誘惑,各機構信息割據的征信平臺,依然讓“過度多頭放貸”成為行業野蠻生長的信條。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2017年11月公布的監測結果顯示,當時引發監管警惕的現金貸平臺達2693家,多集中在北上廣三地,上百萬用戶存在多頭借貸。而鄧家,則是這一“多頭貸款”詛咒的又一個“受害者”。

一家人的兩次自殺

5月31日,湖南省永州市中心醫院的重癥監護室住進了一位特殊病人,因北京口音而顯得獨特。院方向南方周末記者證實,她正是菲妥妥的母親劉靜怡。

當天,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