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張輝瓚的被捉與被殺
群眾要求在大會上公審張輝瓚,會場上“剝皮”、“抽筋”、“點天燈”之類的口號此起彼伏。祝捷大會于是變成公審大會,張輝瓚當場被殺,被殺后尸體被掛在樹上示眾。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31年春,毛澤東寫了《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上闕云:“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毛澤東詩詞公開發表后,張輝瓚也成了大名人。
張輝瓚,1885年生,長沙人,字石侯。湖南兵目學堂、湖南講武堂和日本士官學校畢業。曾赴德國考察軍事。1916年在天津從事反袁活動。1917年回湖南參加護法戰爭,任游擊司令。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2軍第4師師長,后任第2軍副軍長、代軍長。1928年10月,第2軍縮編為第18師,張輝瓚任副師長。次年入贛,兼任南昌衛戍司令。1930年,任陸軍第18師中將師長,參加蔣介石發動的第一次“大圍剿”。12月27日,在江西吉安龍岡被俘,翌年1月28日,在東固萬人公審大會上被殺。
1930年12月27日,張率部孤軍深入龍岡地區。而龍岡群山環抱,中間是狹長的盆地,又恰逢細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