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于地震的集體創作

“在地震發生之后,為什么不能畫真實地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西方人大多數對自己的領導人持批評態度的,中國藝術家們用畫筆表達對自己國家領導人的尊重,為什么不可以?為什么對自己的國家領導人一定要持一種批判的態度,而不能給國家領導人一個正面的肯定?”

責任編輯:袁蕾

大型油畫長卷《地慟·重生》及《5·12表情》系列作品,2008年6月12日14時28分,在廣東美術館展出。新世紀出版社策劃并搶印出同名大型畫冊。國家博物館決定收藏這個油畫長卷,畫家們期待義賣后將善款捐獻災區。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曾到扉藝廊看望正在緊張創作的藝術家們,他當即發現,在救災畫面中,缺少一種形象:志愿者。

有領導人的畫

6月12日,廣東美術館,不少人爭相在其中畫有胡錦濤揮手和溫家寶俯身撫摩擔架上的兒童的兩個地方照相留念。

“很多人利用藝術家的愛心,藝術隊伍也有人想利用這個事情搞名堂,搞政治資本”,廣東畫院副院長林永康說,“這個是集體創作,如果成功的話,就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其實,老畫家李金明是被“組織上分配畫溫家寶”的,另外也有七八個人一起畫。

溫家寶俯身關懷孩子,在李金明看來,這個動作本身就很有“語言和形象”。

溫家寶周圍的人物形象是畫家陳鏗找廣州軍區門診部的醫生、護士拍的。

“溫家寶是跪下來、彎下腰,很能體恤民眾的這種姿態;胡錦濤的感覺是他應該有力量,面對這種災難他挺得住的這么一種感覺,但臉的表情是靈動的,他的表情包括眼神一定要符合整個國難當頭的這種民眾的精神。”林永康是畫胡錦濤的主筆,他說,“假如這幅畫去掉胡錦濤和溫家寶這兩塊,那就是一般化的長卷了。”

胡錦濤的那部分原來曾有一個畫家畫了一稿,個子低了點。林永康的看法是“他頭要正面,另外他要稍微高20厘米,畫他站在一個廢墟上面”,現在展現在觀眾眼前的是林永康又新畫的一幅。“我在畫的時候始終強調,要把握住胡主席在我們公眾心里的形象。”林永康說。

這次參與集體畫的法國畫家帕斯卡,印象最深的是“中國領導人溫家寶在地震發生時第一時間到災區,并且在那里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他認為這跟西方領導人政治作秀是不一樣的,“他們去一個地方待一兩個鐘頭然后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