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富士康與1000個城中村的深圳算法
這是深圳市新一輪城中村改造中的一個插曲。
責任編輯:顧策
位于清湖村的草莓社區,在裝修風格上與周邊城中村形成鮮明對比。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21日《南方周末》)
“深圳的城中村,其實并不能簡單地把它當做是農民房這樣的概念。它們其實在深圳加快城市化過程中起到了廉租房的作用,為那些初次進城的人提供了落腳的地方。”
這是深圳市新一輪城中村改造中的一個插曲。房地產商“進村”是綜合整治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拆除重建的城中村變成了商品房,但是沒有新的適合農民工居住的房源補充進來;改造的城中村,租金又太高,依然會加大他們的居住成本。”
2018年6月初,在位于深圳市龍華區的富士康廠內,一張“致富士康員工的公開信”,開篇就將矛頭指向了萬科。這兩家不同行業的巨頭,罕見地出現在同一話題中。
公開信稱,最近幾年,房租持續上漲。位于廠區北門的清湖村的單間已經漲到了700—800元/月,占據薪資的三分之一。而萬科進駐清湖新村進行改造,預計改造后的房租將會翻2—3倍。收入普遍在4000元左右的產業工人,將會失去自己的“安居之所”。
事實上,富士康員工的矛頭指錯了方向。萬科的項目尚未啟動,真正引起房租恐慌的是已在運營的“草莓社區”,由金地地產運營,房間大,裝修時尚,租金在1880—2980元之間。
這是深圳市新一輪城中村改造中的一個插曲。2017年11月,《深圳市城中村綜合治理2018—2020年行動計劃》審議通過,2020年7月底之前,深圳要把“城中村”建成干凈、有序、和諧、安全的文明新村和幸福家園。
根據2017年底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委員會的統計,深圳現存城中村數量為1044個,覆蓋超1000萬人口。
房地產商“進村”是綜合整治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他們引入長租公寓模式,將民宅整租過來,進行裝修設計之后,再轉租出去,房價也會相應上漲。
萬科參與城中村綜合治理的項目是“萬村計劃”。該計劃合伙人、深圳市萬村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學金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他們走的是平民路線,改造后的公寓,租金會在合理空間內,并會與周邊租賃市場價格持平,不會直接造成一種高不可攀的現象。
“我們其實是在滾動推進,比如清湖村,村子里共有239棟民宅,我們前期只租到其中的10棟,絕大部分的民宅依然可以租給工人們,是不會引起整個村子房租大幅上漲的。”蔡學金說。
而金地的草莓社區定位和裝修風格不同,價位則相對較高。
不過,南方周末記者在龍華區的走訪過程中發現,這個聚集了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地區,正在地產商進村的氛圍中發生變化。不少房東從二房東那里收回房子,租給開價更高、管理更好的地產商;或者也有房東看好了未來長租公寓的潛力,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