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政策支持,比亞迪就往哪里沖” 比亞迪十年追補貼

過去9年間,比亞迪共獲得政府補助56.38億元,比它2011年至2015年的凈利潤總和都要多。最夸張的是2014年,比亞迪獲得的政府補貼占利潤總額比例為91.36%。

責任編輯:顧策

2018年1月23日,在西安比亞迪純電動客車基地,工人們在底盤(總裝)生產線上作業。(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21日《南方周末》)

過去9年間,比亞迪共獲得政府補助56.38億元,比它2011年至2015年的凈利潤總和都要多。最夸張的是2014年,比亞迪獲得的政府補貼占利潤總額比例為91.36%。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逐政策而動,看似投機,也是曲線救國。這一當初為了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的無奈之舉,卻成為比亞迪日后的優勢所在。

政府補貼的退坡,讓曾經的“明星股”比亞迪陷入了困局。

2018年4月27日,比亞迪(002594.SZ)公布了一季報:2018年一季度營收247.38億元,同比增長17.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億元,同比下滑8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由正轉負為-3.29億元,同比下滑173.58%。比亞迪預計,2018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在-82.59%至-70.98%之間。

這份成績單顯然不能令投資者滿意,5月2日,比亞迪股價大跌7.01%至49.25元,到了6月19日,股價進一步下跌至44.98元。

比亞迪十年前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曾因被巴菲特投資而名噪一時。但如今,其賴以輸血的燃油車銷量較高點已經下滑了一半多,動力電池銷量又被“獨角獸”寧德時代超越,政府補貼的退坡更令其雪上加霜。

比亞迪究竟犯了什么錯?

56.38億元政府補貼

張昭早就聽同行說起比亞迪重視政策研究、跟進政策速度最快,但得知比亞迪總裁辦下設的政策研究團隊有近50人時,他還是很吃驚。一般車企都設有專門的政策研究部門,大多在10人以內。

但是,比亞迪方面對此給予否認,其表示比亞迪總裁辦成立的政府事務及政策研究室,其中政策研究僅6人(汽車政策研究部3人、軌道政策研究部3人),此外還有8人負責政府事務對接,總共加在一起也就14人。

張昭是一家國有車企的資深研究人員,他所在的企業與比亞迪有業務合作,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比亞迪的政策把握能力和快速行動能力很強,以電動公交車業務最為明顯,“哪里有政策支持,比亞迪就往哪里沖”。

國有車企上馬一個新項目之前動輒論證一年以上,比亞迪作為民營企業的決策效率之高讓張昭感到望塵莫及,同時又讓他懷疑,這種政策驅動的模式是否賭性太大。

2003年,以消費電子電池起家的比亞迪,通過收購原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進入汽車業。自2008年12月首款量產雙模電動汽車F3DM正式上市,直到2018年1月9日,比亞迪成為中國最快達成新能源汽車30萬輛產銷規模的車企。

比亞迪F3DM上市同年,美國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也推出第一款產品——電動敞篷跑車&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