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塑料的酶
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可以將塑料消解、回到構成它的基礎化學物質的酶,這一發現或許能夠解決令人頭疼的塑料垃圾泛濫的問題。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18年3月23日海洋清理基金會發布照片,展示從太平洋垃圾帶撿出的垃圾樣品,太平洋垃圾帶位于美國加州和夏威夷海域之間。垃圾帶里估計有約1.8萬億個塑料垃圾,垃圾重量達8萬噸,比之前估計的多16倍。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21日《南方周末》)
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可以將塑料消解、回到構成它的基礎化學物質的酶,這一發現或許能夠解決令人頭疼的塑料垃圾泛濫的問題。
塑料無處不在,即使在那些你可能想不到的東西上也有塑料存在。每當這些物品被扔掉或被沖到水槽里時,污染物就有更多的機會進入環境并造成傷害。2017年有研究結果稱,每年有八百多萬噸塑料被傾倒入世界海洋,人們對這種石油衍生產品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有毒遺產的擔憂日益加劇。
長期以來,塑料制品的生產都被認為是單向運行的。最近英國樸次斯大學和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意外地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他們創造了一種讓塑料生產過程可逆的酶,這種酶可以將塑料消解,回到構成它的基礎化學物質,這一發現可以改善塑料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問題。
意外發現的酶
在基礎科學研究中,機緣巧合常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016年日本科學家發現Ideonella sakaiensis這種新的細菌可以顯示出以纖維塑料為食物的能力,它們能夠分解一種被稱為PET降解酶(PETase酶)的蛋白質來降解PET(PET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這種塑料占世界上聚合物總產量的18%,是食品和飲料行業最流行的一種塑料形式,僅次于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自從塑料在20世紀60年代流行起來后,巨大的塑料垃圾就會被發現漂浮在海洋中,或者被沖到世界上曾經的原始海灘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