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紅人】邱繼寶的紅舞鞋
如何拯救飛躍,這是過去兩個多月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三級政府反復磋商研討的一道難題。而邱繼寶和他的企業能否重生,當地政府的援助之手異常重要。
飛躍的輝煌得益于邱繼寶特殊的標桿身份,而為了與其光環相匹配,他掉入了擴張的陷阱,無法停止
飛躍之墜?
連日來,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的明星企業——中國飛躍集團(以下簡稱飛躍),被各種資金鏈斷裂的傳言所包圍。
曾名列“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品牌競爭力50強首位”、常常被冠以“全球最大縫紉機廠商”的飛躍,它的掌門人邱繼寶面臨著一場自飛躍創立以來的最大危機。
由邱繼寶1986年創辦的民營企業“飛躍”,是我國縫紉機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年產各類縫制設備500多萬臺的能力,其中高速包縫機、繃縫機占世界總產量的50%,占國內的70%。
導致飛躍之困的最初起因是4月份一些銀行的意外抽貸及民間債權人的起訴。這種狀況下,邱繼寶選擇了向政府提出飛躍集團破產申請。此消息傳開后,一時間,各大銀行及民間債權人紛紛上門索要債款。
據《財經》雜志報道,飛躍目前欠銀行貸款約18億元左右。所欠18億元銀行貸款中,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均有涉及,并以其主辦行——農行臺州分行數額最大。該行還為飛躍在中國進出口銀行的2億元出口貿易貸款作擔保。
而一些在臺州沒有設立分行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也向飛躍提供異地貸款。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浦東發展銀行等均在其列,其中以廣東發展銀行所貸數目最大,累計金額估計超過3億元。
此外,飛躍還有民間信貸資本來自金華、永康等地。
飛躍申請破產的消息一傳開,立刻觸痛了銀行的敏感神經。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信銀行、深圳發展銀行寧波分行在收到飛躍的到期還款后,均拒絕續貸,這對邱繼寶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此時此刻,對邱繼寶來說,可以用焦頭爛額形容。當本刊記者撥通他電話以求證事實時,他總是以開會為由,匆匆忙忙就掛斷了電話。6月14日,飛躍集團的董事長助理陳國強先生向記者回應,“飛躍現在已經不想對媒體說什么了,邱繼寶董事長認為做好企業,是對所有現狀的一個回應。”
而此前,邱繼寶一直保持著明星企業家的風范。3月底“兩會”結束后,邱繼寶保持著他的神采飛揚,他在電視上傳達“兩會”精神,自信地介紹“飛躍”的縫紉機能賣到一臺1000多美元。
上世紀90年代,邱繼寶300元起家、以縫紉機制造走向世界的事跡見諸報端,并廣為傳播。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邱繼寶成為首批當選全國黨代會代表的民營企業家,達到人生的巔峰。
2008年,邱繼寶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熟悉邱繼寶的人告訴記者,“邱繼寶本人非常隨和,也很簡樸,對有能力的年輕人非常支持,總的來說,有大企業家的風范。”
邱繼寶大氣,這在臺州頗有口碑。臺州媒體對當地的五家大型縫紉機企業有一個順口溜,“飛躍的邱繼寶大氣,中捷的蔡開堅霸氣,捷克的阮積祥銳氣,通宇的陳小春文氣,寶石的阮小明小氣。”
據了解,這個明星企業家生活簡樸,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很少出去應酬,一般吃飯都在食堂,家也在廠區內。他平常辦公的地方,除了辦公桌和接待客人的沙發之外,最吸引眼球的可能是另外一面墻邊放著的幾臺老古董般的縫紉機。
雖然邱繼寶本人有著非常多的社會榮譽,眾多的國家領導人參觀過飛躍,40多個國家的總統接見過邱繼寶。但在飛躍的宣傳片里,邱繼寶更多展現的是飛躍如何提升產品質量,對自己各個時期累積的榮譽一點都沒有提及;而與各種領導人的合影也沒有出現在邱的辦公室里。
對于這位簡樸的企業家來說,明星化的效應,在一定的時期內可以為飛躍的發展保駕護航,但在另外一個時期,卻又可能成為飛躍發展的桎梏。
外部困局
雖然飛躍的困境逐漸顯露,但長期形成的光環似乎并未散去。
在臺州工作了兩年的河南人陳先生告訴記者,“飛躍是臺州市最氣派的縫紉機公司;每天下班的時候,簇擁著的員工走出廠門,陸陸續續就需要半個多小時;前幾年,要進入飛躍工作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6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飛躍總部,覺得用“氣派”來形容飛躍倒也貼切。
這個在周邊村落中拔地而起的狹長的園區是飛躍工業城一區,占地600多畝;馬路對面,是飛躍二區,占地300多畝。
兩個廠區被一條馬路分隔開,寬闊的馬路上綠草茵茵,點綴著非??季康穆窡?。站在飛躍二區的門口,可以看到飛躍一區界墻上碩大的廣告牌“造最好的縫紉機”。
但此際,飛躍顯得尤其安靜。已是下班時間,三三兩兩,穿著藍色工作服的人偶爾走出飛躍的廠門。
一個走出廠區的女員工告訴記者,她在飛躍已經工作了5年,3月份的時候集團是裁減了一批人。當記者問及最近的工作量時,她告訴記者,“從5月份開始,工作量少了很多,以前經常需要加班來趕工,現在活不是那樣多了。”
工人的活計變少,反映出飛躍的一個困境,因為上游紡織行業的萎縮,拖累了下游的縫紉機行業。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中國紡織業出口萎縮,飛躍的海外訂單大幅減少。
臺州市外經貿局的數據顯示,飛躍今年1月至4月的出口總額為1848萬美元,與去年同期3300萬美元的出口額相比,大幅下跌44%。
一位長期關注縫紉機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造成飛躍資金鏈緊張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外貿出口遭遇一定的阻力,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內需不足。
江蘇省最大的縫紉機經銷商夏偉量告訴記者,“縫紉機的銷售去年一季度大概有6000萬的銷量,而今年一季度不到3000萬;二季度預計不到1500萬。”
飛躍所在的行業還面臨更多的外部限制。一位不愿意公開其姓名的臺州縫紉機生產商告訴記者,“服裝產業的不斷發展,使縫紉機產業也不斷發展,已經造成供大于求的狀況。一個明顯的例證就是,原材料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但是成機價格沒有變動,就是因為供大于求。”這位縫紉機生產商是與中國的縫紉機產業一起成長的,對行業有很深的感情。
外圍大環境的慘淡,導致縫紉機企業整體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最先受到挑戰的竟然是飛躍。這說明飛躍的困局,不僅在于外部,也有其特殊性。
擴張、陷阱、繼續擴張
一位熟悉臺州縫紉機企業的人士告訴記者,邱繼寶今天的困境主要源于政府給了他無數的榮譽和政治光環,讓他“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企業究竟為什么而存在,更大程度上他可能是為了滿足各級政府的政績而擴張,這就給企業埋下了隱患。
這位熟悉內情的人士告訴記者,“飛躍的問題,在2002年和2003年就暴露出來了,靠著銀行的不斷‘輸血’才支持到今天。”
“為了和現有的光環相適應,飛躍擴大了很多東西,”該人士透露,“不超過10億的銷售額,被說成了30多億。不僅如此,而且內部重復買賣,從廠子賣給銷售公司,從銷售公司賣給外貿公司,每一個環節還都給政府繳稅。”
這樣夸大業績,當然與維持企業的光環有關。由此可以看出,邱繼寶這個臺州企業圈公認的明星企業家陷入了一個怪圈,他的人品、工作風格與他現有的榮譽是一致的;但與累積的榮譽成正比的應該是不斷上升的銷售額、納稅額,這些才足以支撐這么多的榮譽、政治支持和銀行信貸。
在危險爆發之前,邱繼寶所擁有的明星企業家的光環,也給他帶來了發展產業以外的其他便利。
資料顯示:1994年,邱繼寶將公司更名為“飛躍縫紉機集團公司”。此后多次獲得批地和征地。
1994年,飛躍“擴大工業縫紉機出口技改項目”再次得到征地政策,于1996年前后以出讓和劃撥方式獲得下陳鎮陳洪村近300畝土地使用權,即目前“飛躍二區”的大部分。
另外一次較大的批地在2001年,下陳街道(前身為下陳鎮)決定在機場路和洪三路交叉口,建設“占地面積近2平方公里”(即3000畝)的飛躍工業城。據《21世紀經濟報道》調查,這個計劃涉及到5個村2000多村民的拆遷安置。
這些“低成本”土地,加上大量土地帶來的銀行貸款,給了邱繼寶擴張的底氣。
在飛躍的網站上,“飛躍集團”的構成有:飛躍股份有限公司、飛躍進出口有限公司等近10家邱繼寶為法定代表人的公司,以及18家海外分公司、22家國內銷售公司。
據了解,在房地產市場火爆時,邱繼寶在天津、山東等地亦有所投資,飛躍龐雜的擴張給資金周轉帶來了壓力,亦帶來財務“不明晰”的質疑。
如此一來,似乎更容易明白臺州市政府自飛躍問題爆發以來給予的高度關注。
臺州縫制設備行業協會5月9日發布的一份行業動態說:“中央、省、市、區各級政府對飛躍當前碰到的困難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想方設法幫助飛躍渡過難關。”
如何拯救飛躍,這是過去兩個多月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三級政府反復磋商研討的一道難題。而邱繼寶和他的企業能否重生,當地政府的援助之手異常重要。
據《財經》報道,浙江省經委已牽頭緊急召開了“債權銀行會議”,要求各家銀行維持現狀,不要切斷飛躍的資金鏈,“一切都不要變”。
此外,據了解,臺州市、椒江區已采取資產重組、臨時借用資金、收購資產等方式,幫助飛躍維持生產。飛躍內部也已經啟動“瘦身計劃”,包括增產盈利產品、減產或停產微利產品、處置主業外的資產等。
一家民營企業,能得到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如此關注,得益于邱繼寶特殊的標桿身份,而為了與其光環相匹配,有時候企業家會掉入擴張的陷阱,之后為了緩解資金鏈條的緊張以及繼續得到政治資源,又不得不繼續擴張,勉強支撐。這導致了飛躍今天的困境,而邱繼寶本人,則穿上了有魔法的紅舞鞋,已經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