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科學負責對人民負責
日前,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藥源性肝損傷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要求在新藥研制和上市使用兩個階段,加強中藥全生命周期的藥源性肝損傷評價與風險管控,采取切實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確保公眾用藥安全。這是對科學負責、對人民生命健康負責的正確舉措。
責任編輯:袁端端 何海寧
中藥在“傳統瑰寶”“天然無毒副作用”等旗號下,研究缺失,毒副作用一直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圖為某中藥調配室里藥劑師熟練操作中藥配方顆粒調配設備,有條不紊地為患者配藥。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28日《南方周末》)
日前,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藥源性肝損傷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要求在新藥研制和上市使用兩個階段,加強中藥全生命周期的藥源性肝損傷評價與風險管控,采取切實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確保公眾用藥安全。這是對科學負責、對人民生命健康負責的正確舉措。
指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