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判性侵罪犯惹眾怒 美國法官被選民“召回”
發起者:危險的裁定讓斯坦福和全加州校園的女性不再安全,召回法官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反對者: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核心價值要求,法官憑借證據而非輿論壓力來裁決爭議案件。
責任編輯:蘇永通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民眾支持召回法官運動,而幾乎整個法律界都反對罷免法官。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28日《南方周末》)
發起者:危險的裁定讓斯坦福和全加州校園的女性不再安全,召回法官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反對者: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的核心價值要求,法官憑借證據而非輿論壓力來裁決爭議案件。
2018年6月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縣,一名法官被當地民眾投票召回。上一次美國選民罷免法官,發生在四十多年前。
被召回的法官亞倫·佩爾斯基(Aaron Persky),曾審理廣受關注的斯坦福大學生性侵案。2015年,斯坦福大學大一新生布洛克·特納(Brock Turner)在一次聚會后性侵了一名外校女生。2016年上半年,該案在帕羅奧多市開庭,陪審團判定其被指控的蓄意強奸酒醉或無意識的人、性侵酒醉者、性侵無意識者等三項罪名成立。
根據這三項重罪,特納將面臨14年的最高刑,而圣克拉拉縣高等法院法官佩爾斯基作出了六個月監禁、三年緩刑的量刑決定。
上述判決被認為對罪犯過于仁慈。受害者的友人、斯坦福大學法學院教授米歇爾·道伯(Michele Dauber)則指責佩爾斯基有意為白人精英脫罪,“這危險的裁定讓斯坦福和全加州校園的女性不再安全”。她在2016年6月發起了一場“召回法官佩爾斯基”運動,歷時兩年并取得成功。
“我對召回(法官)極度失望。這絕對是個錯誤,公眾被煽動家誤導了。”米歇爾·道伯的同事、80歲的斯坦福大學法學院榮譽教授芭芭拉·巴布考克(Barbara Babcock)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郵件回復中稱,“對于我們的政體而言,召回(法官)是如此奇特、不同尋常。”
過半支持召回:“罕見,但并非聞所未聞”
法官被民眾投票罷免,這種情況在美國大部分地區都不會發生。不幸的是,佩爾斯基是一名加州法官。
美國有聯邦和各州兩大完全獨立的法院系統。聯邦法官由總統任命,經參議院批準,實行終身制(專門法院除外),但他們僅占全國法官總數的2.8%;分布于美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3萬多名州法官,通常由選舉或任命方式產生,絕大部分有固定任期,僅有3個州規定法官終身任職。加州實行法官任期制。
一個任期結束后,州法官一般可通過任命制連任、黨派選舉、非黨派選舉、連任選舉等方式尋求連任。
“美國的選舉非常復雜,一張選票有幾十個人到幾百個人不等,你比較關注的可能就是最上面的選州長、選總統,頂多再關注一下國會議員。你不會關注到后面的法官是誰。”留美法學博士研究生游天龍說,“大家多數情況不選,不選就默認法官連任了。”
“也有部分州法官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連任成功,他們并不像我們原來想象的那樣‘超脫’。”東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祿生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田納西州最高法院大法官Penny White曾在推翻一個死刑判決之后遭到民意反彈,最終連任失敗。
不過,法官佩爾斯基所遭遇的,并非連任失敗,而是在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