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上市機場:機場建設費下的“金蛋”飛了?

一夜之間,國內三家上市機場損失慘重。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因為民航發展基金補貼的取消,三家上市機場的收入將銳減。(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28日《南方周末》)

把旅客額外支付的民航發展基金返還給三家上市機場,機場再將其寫進企業收入,賬面上憑空多出幾個億,這個“取之于客,用之于場”的操作方式突然被取消了。但收了26年的機場建設費,仍將繼續收下去。

一夜之間,國內三家上市機場損失慘重。

2018年6月15日,首都機場(00694.HK)、白云機場(600004.SH)、航基股份(00357.HK,??诿捞m機場的母公司)相繼發布公告,稱收到民航局轉發財政部的通知,從2018年5月29日開始,半年過渡期后,民航發展基金返還給三家機場用做企業收入的政策將被取消。

“民航發展基金”的前身是更為人所熟知的“機場建設費”,即票價之外,需另付的50元。這項費用從1992年開始征收,2012年時在質疑聲中更名。

除了上述三家機場之外,國內其他民航機場也享有民航基金返還的政策。只不過,其他機場未被允許將返還的基金納入到“企業收入”當中。三家機場的這種操作模式也一直被質疑:公司化運作的機場,怎么能將補貼劃入到“收入”當中?

補貼取消的政策公布之后,三家機場的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跌幅,分析機構認為,由于這項補貼在三家上市機場的營收占比較大,取消政策落實之后,三家機場的收入會出現不少縮水,影響資本市場對他們的估值。

不過,財政部的一紙取消政策,真的意味著不再給三家機場返還補貼了嗎?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航空性業務收入”

返還給三家機場的補貼,并不是小數。過去三年,這筆補貼均超過三家機場當年總收入的12%,最高可達17.99%。

公告顯示,2015年—2017年,白云機場先后收到6.98億元、7.77億元、8.37億元,占當年總收入的12.42%、12.60%和12.38%;航基股份收到的補貼分別占當年收入總額的17.37%、17.99%和17.75%,該機場沒有公布具體數額。不過,根據近年財報,該機場每年收到的補貼在2.3億左右。

首都機場每年獲得的補貼最多,但是此次公告既未公布具體數額,也未公布所占收入的比例。公告僅稱,按照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預測,政策取消之后,2018年的收入將會減少不超過1.2億元。首都機場2017年財報顯示,當年機場共收到補貼12.21億元,占當年總收入的12.75%。

“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