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推薦(上) | 姚大力的2018暑假閱讀書單
暑假是讀書的大好時光。我們邀請了十余位不同學科背景的專家學者,開列了一份書單,分兩期刊出,俾便讀者在暑假閱讀中參考采擇。
責任編輯:劉小磊
姚大力,年齡:69,現職:復旦大學史地所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蒙元史、邊疆史,主要著作:《北方民族史十論》《蒙元制度與政治文化》《讀史的智慧》《追尋“我們”的根源: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與國家意識》
(本文首發于2018年6月28日《南方周末》)
姚大力
年齡:69
現職:復旦大學史地所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蒙元史、邊疆史。
主要著作:《北方民族史十論》《蒙元制度與政治文化》《讀史的智慧》《追尋“我們”的根源: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與國家意識》
暑假是一段滿可以在精神上弛而不怠的日子。不怠的意思就是少看電視劇,月過兩次必受其害。所謂弛,即在放松中充充電的意思。故要看的書,應有益而有趣,能助人入味者。因此想到的第一本書,便是由三百篇妙語潺湲、別出心裁的微書評集成的《無聊才讀書》(陳克艱,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作者被一位有世界影響的經濟學家稱為“上海灘最聰明的人”。他評金克木的書道:“他把讀過的書向我們反哺,就像給我們介紹一個個朋友。”本書也像這樣向我們介紹了作者的三百個朋友。如果你逐頁翻過,從中竟沒發現一個想結交的朋友,那怎么辦?我大概會嘆口氣答曰:“唉!總比連書名也不知道要好。”作者分辨暢銷書和長銷書說:長銷書“是時間上能久,不緊不慢,總有人光顧”;而暢銷書則“是大家同時去買,空間上搞大,過后便無人問津,只能堆在倉庫里”。倉庫之謂,也包括用來擺放買回家后再也不曾打開的成捆新書的書架。又評盛名一時的《東方學》:“將歷史研究偷換成文學評論式的&ls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