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滿月光伏行業何以應對“后補貼時代”
截至2017年底,累計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缺口總計達到1127億元,其中光伏補貼缺口455億元,約占四成,且呈逐年擴大趨勢。
責任編輯:汪韜
經歷近一個月的波動后,中國光伏企業逐漸平靜,開始集體摸索“后補貼時代”之路。視覺中國圖
截至2017年底,累計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缺口總計達到1127億元,其中光伏補貼缺口455億元,約占四成,且呈逐年擴大趨勢。
“新政并沒有限制不靠補貼的新增項目的規模。能不靠補貼的企業就可以活著,而沒有成本控制和研發能力,達不到平價上網的企業,就是落后產能,終將遭到淘汰。”
在2018年兒童節前一天,5月31日,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三部委聯合發布的一紙通知,端走了中國光伏行業的“奶瓶”。
在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連續5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的背后,中國光伏行業長期依財政補貼而生,而這份《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的降低補貼、嚴控光伏電站規模,震撼了光伏業。
“5·31光伏新政”被普遍認為是中國光伏史上極具標志性的事件。
“將光伏發展重點從擴大規模轉到提質增效上來,著力推進技術進步、降低發電成本、減少補貼依賴,從而推動行業有序發展、高質量發展。”6月11日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上,相關發言人對光伏新政的目標做了如上解釋。
長期補貼“喂奶”的產業背景下,對于高速行駛的光伏企業,新政相當于在F1賽道上突然升起的一道坎,恐慌、聯名上書、焦慮、緊急應對……經歷近一個月的波動后,中國光伏企業逐漸平靜,開始集體摸索“后補貼時代”之路。
慌亂的第一周
5月31日早上,新政發布前,河北英利因能副總經理任曉坤已經在許多微信群里收到了小道消息。山雨欲來風滿樓,“大家都在傳,不知真假。”
當天下午,廣州三晶電氣總經理歐陽家淦剛剛參加完一個光伏行業展會,正在回公司的路上。新政的消息出現在他的手機上時,“心里有些恐慌,第一個感覺是下半年企業怎么辦,趕緊從不同渠道不斷搜集信息。”
從企業到光伏產業研究者,在收到5·31新政消息時普遍有些懵。華夏能源網總編王康鵬認為,新政的反響超過以往的任何一次降補貼政策,是因為新政文件剛發出來就立即執行,不像以前的政策從發布到落地間留有間隙,使企業們有做準備的時間。
在王康鵬看來,近年來,補貼接連下降,因而業界對新政將補貼電價下調5分錢的措施已有心理準備。影響更大的是光伏項目建設指標的控制——通知規定,不安排2018年需要國家補貼的普通光伏電站建設,并將2018年新增分布式光伏電站規??刂圃?0GW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