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中央聯系專家?
成為“中央聯系專家”十余年來,李容柏每年都會收到中組部寄去的新年慰問信,以及中國郵政的紀念郵票。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中央聯系專家研修的學員走在紅軍“挑糧小道”上。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1996年以來, 中央組織部建立了四千多人的中央聯系專家名單,其中重點聯系專家九百多名。
2014年之前,中組部每年都會組織院士、中央聯系專家等,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春聯誼會,人數一般在1500-2000人之間。
成為“中央聯系專家”十余年來,李容柏每年都會收到中組部寄去的新年慰問信,以及中國郵政的紀念郵票。
紅軍服、挑糧小道、專家研討會。提起三個月前的井岡山之行,李校堃依然印象深刻:“這么多專家能聚集在一起,暢談我們國家各個領域的發展變化,是很難得的。”
2018年6月22日晚上,這位國家基因工程藥物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了3月12日開班的“中央聯系專家國情研修班”,為期8天。
顧名思義,“中央聯系專家”,即在各專業領域取得突出貢獻,能與中央取得直接聯系、建言獻策的專家學者。李校堃就是這樣一位“中央直接聯系的高級專家”,他致力于生長因子類基因工程藥物的研發及應用領域長達26年,目前擔任溫州醫科大學校長。
自1996年以來,按照“掌握名單、建立聯系、發揮作用、做好服務”的要求,中央組織部建立了包括李校堃在內的四千多人中央聯系專家名單,其中重點聯系專家九百多名。
這些專家是如何遴選的?如何聯系他們?他們怎樣發揮作用?就這些問題,南方周末記者近期采訪了多位“中央聯系專家”。
“黨管人才怎么管”
2018年2月中旬的某一天,李校堃接到中組部的電話。邀請他3月份到井岡山干部學院,參加“中央聯系專家國情研修班”學習。
“我這才知道自己成了中央聯系專家”。李校堃此前已經是浙江省的特級專家,2014年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第一批教學名師。
“萬人計劃”又稱“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是面向國內高層次人才的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萬人計劃”首批評出的101名教學名師中,醫藥衛生領域有7人入選,其中藥學領域僅有2人,李校堃就占有一席之地。
這以后,中組部就一直和他保持聯系。
在李校堃這次被確定為“中央聯系專家”之前,2017年3月,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的意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