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行業,充斥著大量夢想型產品” 戳破大牌護膚品泡沫的配方師

強烈的“清潔”概念,很大程度上是柜姐們為了配合產品的“高檔”形象而硬拗出來的。

責任編輯:袁端端

(農健/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十年前,中國人的皮膚狀態很健康,但現在敏感肌膚的比例大量上升,一線城市比二三四線城市高,城市比農村高,皮膚的過度護理是原因之一。

最大的誤區是過度清潔,哪怕只用了一點防曬霜,如果恰好生活在污染地區,那就更加拼命清潔。強烈的“清潔”概念,很大程度上是柜姐們為了配合產品的“高檔”形象而硬拗出來的。

早晨剛過六點,黃焱按下了發送鍵。“叮”,手機微信訂閱號的推送列表里,名叫“基礎顏究”的賬號蹦到了第一位,標題赫然寫著:火了這么多年的經典爆款,今天該扒扒皮了。很快,閱讀量突破了5萬。

幾組看似意義相悖的標簽同時貼在黃焱身上:一枚標準的理工科學霸+技術宅男,卻成了護膚界一個特殊的存在;不做廣告,卻“種草”無數少女;不是帥哥,卻成了迷妹心中的“護膚教主”。

更多人知曉的是他的網名“三畝大叔”,或者直接就叫他“大叔”。這位清華大學化工系畢業的博士,最開始并不醉心于護膚品科普。在寶潔和強生供職的十余年,他幾乎一直在圍繞護膚品成分做技術開發。

和所有實驗室里的鋼鐵直男一樣,他胡子拉碴,不太打扮,整天在實驗室里拿著市場部同事給的方向研發產品。漸漸他發現,做出好的產品和改善消費者的皮膚是兩回事——中國消費者面臨的護膚問題遠比他想象的要復雜:有人仗著自己是油皮,覺得啥都能往臉上撲騰,悅詩風吟的綠茶皂基洗面奶,深層卸妝油、寶拉甄選的水楊酸。有朋友沒事就抹潤唇膏、唇彩,一天能抹不下20遍。

調研數據更讓黃焱憂心忡忡:因為過度清潔,國內高達30%的男性和50%的女性認為自己敏感肌膚,一線城市女性臉部菌群的健康程度要遠低于三四線城市。

消費者雖然每天都在涂抹瓶瓶罐罐,但最需要解答的命題仍然沒有著落:該如何正確使用護膚品?從哪些渠道獲取靠譜的信息?

“如果有人能將護膚品研發的秘密公開,起碼感興趣的人可以查到。”黃焱覺得,自己隱約觸及了問題的關鍵。

2016年,黃焱從大企業離職,一頭扎進了護膚科普。不同于那些單純做測評、討論膚感的美妝博主,他更像是那個敢于戳破“皇帝新衣”的小男孩。搜索文獻,駁斥某些謬種流傳的說法,給突然火起來的單品“潑冷水”,宛若護膚品信息汪洋中的一股清流——

如果你沒有過分營養不良,而且不到50歲,口服膠原蛋白基本看不到效果;

用護膚品刺痛,不是說明有效,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