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公號2017年報 10萬+:圈內矚督查、圈外議外賣
閱讀數成倍增長的紅利主要表現在部分大號上,總閱讀數最高的是“環保部發布”,達到1000萬以上。
責任編輯:汪韜
2018年6月10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在北海市督察,向企業人員宣講環保政策。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閱讀數成倍增長的紅利主要表現在部分大號上,總閱讀數最高的是“環保部發布”,達到1000萬以上。
在大量督察、督查相關的內容中,如何脫穎而出?根據10萬+文章的內容來看,披露最新督察行動計劃和治理方案的內容,比督察情況反饋、移交處理結果更易成為爆款。
偏公共和偏專業話題在綠色公號中進入分化后,非綠色公號也越來越關注并引發熱議的綠色話題,逐步打破楚河漢界。
從全國554個綠色公號(指生態環保類微信訂閱公眾號)上觀察中國環保輿情,2017年是中央環保督察組掀起風暴,環評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的一年。
作為“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以及“水十條”頒布后的首個年度考核,“督察”和“大氣”成了2017年環境領域的絕對熱詞。“祁連山污染案”“煤改氣”“外賣垃圾”等話題性事件,也在公共領域掀起熱議。
基于每周一發布于微信公號“千篇一綠”的“中國綠色公號周榜”,南方周末連續三年發布年報,對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24日,全國554個綠色公號推送的17.9萬篇文章及其閱讀量等表現進行分析,推出《2017中國綠色公號年報》。
年報將綠色公號分為省部級和市縣級的環保部門政務公號、媒體、企業、環保組織、高校院系和環協等六大類,其中市縣級政務公號最多,為169個,省部級最少,有37個,比2016年的18個也翻了一倍,全面覆蓋國內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港澳臺除外)。
總閱讀數、10萬+文章數翻倍
刪除一些更新頻率低的“僵尸號”,2017年綠色公號總數比2016年減少了60個,但發布的總文章數增加了3.6萬篇。這些文章一共獲得了1.43億次閱讀,比2016年6705萬次的總閱讀數翻了一倍以上。其中有32篇閱讀數過10萬的文章,同比增長220%。文章內容涵蓋了從官方到民間的所有綠色資訊。
綠色公號整體活躍度較前兩年更高,按發布頻率計算,有90個公號每個工作日都有更新,也就是全年推送發布天數在249次以上。其中發布文章最多的是“環保部發布”,達到2847篇,平均一天推送3次,每次推送2篇文章以上。
但閱讀數成倍增長的紅利主要表現在部分大號上,總閱讀數最高的是“環保部發布”,達到1000萬以上。這個由生態環境部(原環保部)于2016年11月22日才開通的部委官方新媒體,剛一上線就以頭條平均閱讀量1000以上的成績一路飆升,成為了2017年當之無愧的領軍黑馬。
不僅產出了5篇10萬+文章(在截止統計日期之后的2017年12月26日,還有一篇),在980篇省部級公號閱讀量超過5000的文章中,環保部發布也以517篇排名第一,占據半壁江山。
2017年平均閱讀數最高的公號是“環保之家”,達到19562次。不過,綠色公號的整體閱讀數水平依然不高。平均閱讀數小于296次即已超過60%的綠色公號,達到1684次則已超過90%的綠色公號。
督察、督查,最熱關鍵詞
為進一步了解公號文章的傳播特征,公號年報選擇閱讀量超過5000的文章進行重點分析,截至2017年12月24日已有3950篇,比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