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讀《論語》了
《論語》不辯論,不結論,不指示,不居高臨下“比你較為神圣”地“啟蒙”
責任編輯:陳斌
《論語》可以說是對語言的討論,這個“語言”不是語法、修辭,而是“語言是存在之家”。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論語》不辯論,不結論,不指示,不居高臨下“比你較為神圣”地“啟蒙”
《論語》是講如何做人、如何在世、如何與這個世界發生關系的書?!墩撜Z》可以說是對語言的討論,這個“語言”不是語法、修辭,而是“語言是存在之家”。語言是一種關系,或者是維特根斯坦的那個意思,“我的語言的邊界就是我的世界的邊界。”《論語》是一位老師和學生在討論,在路上,“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種討論驚世駭俗,圣人不是少數幾個,這條路對每個人敞開?!墩撜Z》是在場的,而不是高閣的,一旦束之高閣,《論語》就死。
我們時代的大多數書都不教你如何做人。勵志、戰斗、競爭、算計、考試、求職、積極進取、上進、唯我獨尊,推銷各種各樣的觀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