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關于技術的寓言
電影中“將基因技術增強的恐龍投入戰場”的計劃多少有些扯淡,但換到基因技術增強的人類身上,這一前景就具有了現實得多的可能……
責任編輯:陳斌
為什么恐龍吃人會過時?答案是,找不到現實可信的基礎。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電影中“將基因技術增強的恐龍投入戰場”的計劃多少有些扯淡,但換到基因技術增強的人類身上,這一前景就具有了現實得多的可能……
環球和傳奇影業出品的《侏羅紀世界2:失落王國》于最近上映,這是自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以來同系列的第五部電影。“侏羅紀”的世界走過了二十五年,仍然在銀幕上延續生命,不過難免也日趨衰落。這部《失落王國》雖然票房斬獲尚可,但口碑比起《侏羅紀世界》來又有了明顯下跌,爛番茄新鮮度僅為51%(《侏羅紀世界》為71%,《侏羅紀公園》為92%)。老牌的知名IP后繼乏力,如何重整旗鼓大概是讓出品方頭疼的問題。
表面的問題在于,銀幕上的恐龍對觀眾越來越缺乏當年的吸引力。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以電腦CG技術對史前生命的復原引發了現象級的觀影狂潮。后來的每一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