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冷凍:科幻還是騙局
人類神經系統是否能夠完全得到恢復是人體冷凍復活技術面臨最大的難題。盡管從技術層面來看,寄希望于冷凍人體的復活是不切實際的,但是也無法阻止一些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夢想。
責任編輯:朱力遠
工作人員正在給裝有冷凍遺體的液氮罐中補充液氮。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5日《南方周末》)
人類神經系統是否能夠完全得到恢復是人體冷凍復活技術面臨最大的難題。盡管從技術層面來看,寄希望于冷凍人體的復活是不切實際的,但是也無法阻止一些人追求長生不老的夢想。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一位來自山東泰安72歲的女性肺癌患者身體在腦死亡后被冷凍在零下196℃液氮中,患者家屬希望該患者能在未來的某一天得以復活,這是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二例人體冷凍手術。人體冷凍及復活,這一經常在科幻電影和小說中出現的情節,正在被國內外更多的人寄予厚望。不過,冷凍后復活的希望,即使在小白鼠身上也沒能實現,就被一些機構用來為人類服務,是科幻還是騙局呢?
近六十年的狂想
2015年5月30日,61歲的重慶女作家、科幻小說《三體》編審之一的杜虹女士罹患胰腺癌被醫生宣告死亡之后不久,在家屬的同意和安排下,在旁邊等候多時的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對杜女士的頭部進行了冷凍處理,放入液氮容器后,運送到美國洛杉磯存儲起來,花費75萬人民幣。這是第一個接受人體冷凍手術的中國人,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大約一年之后,49歲的山東普通義工展文蓮因肺癌在濟南去世,之后她立即接受了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為她實施的人體冷凍手術,這是首例在中國本土冷凍并等待復活的“病人”。據《科技日報》報道,張文蓮人體冷凍的大部分費用都是來自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
2018年6月19日,山東泰安的劉愛慧在泰安市中心醫院宣布臨床死亡后,也同樣接受了山東銀豐的人體冷凍手術,為在中國本土實施的第二例人體冷凍手術。
這些人體冷凍手術都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