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王論】“英雌”低頭
為什么女性總是傾向于投民主黨的票?為什么單身女性如此一面倒地投票給民主黨?
6月7日,希拉里宣布退選總統,即使是“打不死女郎”,終于也有“英雌”低頭的一天。
去年1月,希拉里在個人網站發表錄像宣言,揚言,“I'm in. And I'm in to win.”(我參選,且是為了得勝而參選),可謂壯志凌云。但結果,這番豪言壯語在初選便告落空。
錯誤的選戰策略,是希拉里落敗的主因。她自視過高,以為可以如2000年時的小布什一樣,在初選一開始,便以雷霆萬鈞之勢拋離對手,早早(例如在2月的超級星期二)結束選戰,因此缺乏全盤、長線的計劃。
她決定采用“震懾”(shock and awe)策略,輕視最初進行初選的愛荷華州,將大部分資源集中到大州,以此奠定勝局,就如共和黨一位初選候選人、“9·11”的英雄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把大部分資源集中在加州的選戰策略一樣。結果兩者同遭滑鐵盧。在愛荷華州,她的得票率僅排在第3,奧巴馬則高居榜首,當希拉里的無敵神話一破,奧巴馬“黑馬”之勢既成,民意就發生“滾雪球”效應。
此外,她也未能掌握選民求變的訊息。去年夏天,有基層助選人員已反映,選民對希拉里標榜“力量與經驗”反應冷淡,但其競選班子仍強調她擁有白宮的經驗,隨時準備就緒,上任后即可展開工作,反倒令選民覺得是“舊政治”的代表及延續,轉而投向標榜“求變”的奧巴馬。但無論如何,到了希拉里要謝幕時,她的表現仍算是光彩的。本專欄以前介紹過所謂“敗選美學”,強調一個政治家雖然落敗,也要不失氣度。希拉里這次也算能符合這個要求。今天,當你進入希拉里的網站,便會立即在她的照片旁邊,見到斗大的字句:
“Thank you! Support Senator Obama today. Sign up now and together we can write the next chapter in America's story.”
(謝謝!請支持奧巴馬參議員。請立即簽名,我們便可以一起撰寫下一章的美國故事。)
在希拉里的退選演說中,她8次提到大家要讓奧巴馬選上總統,亦贊揚對手:
“I have served in the Senate with him for four years. I have been in this campaign with him for 16 months. I have stood on the stage and gone toe-to-toe with him in 22 debates. I have had a front row seat to his candidacy, and I have seen his strength and determination, his grace and his grit.”
(我曾在參議院與他共事4年。我與他共同經歷了16個月選戰。我與他在22場辯論中,同臺較量、針鋒相對。我近距離觀察他的表現,看到他的力量、決心、仁愛以及堅持不懈。)
“We may have started on separate journeys——but today, our paths have merged.”
(我們或許有不同的起點——但今天,我們要走的路,已經交匯成一線。)
他們是在過去半年斗得難分難解,甚至有過惡言相向的對手,要說出這些話并不容易,但這就是民主、選舉政治的要求。
選舉沒有結束,只是到達了另一個階段。奧巴馬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相對于奧巴馬,希拉里的支持者當中,有兩個清楚的群體,一是白人勞動階層,另一則是女性。如果不能確保這些選票不會隨著希拉里的退選而流失,那奧巴馬角逐總統的勝算將大打折扣。
女性選民向來是民主黨的票倉。從附表可見,自從1992年開始,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便從沒有在女性選票中輸給過共和黨對手。與之對應的,共和黨在歷屆選舉的男性選票中卻有贏有輸,而其最堅定支持者,則非白人男性選民莫屬,如2000年,小布什以60%對36%壓倒性擊敗戈爾;2004年,同樣以62%對37%的懸殊比例擊敗克里,表現十分穩定。
為什么女性總是傾向于投民主黨的票?
進一步剖析,大家會發現,在2004年總統大選,小布什與克里在已婚婦女這個組別得票相差并不大,但在單身婦女(包括未婚、離婚、寡居)這個組別,克里卻以64%對36%遠遠拋離小布什。至于男性,單身或已婚并不存在如女性般的鴻溝。
為什么單身女性如此一面倒地投票給民主黨?
這是因為在墮胎問題上,民主黨“pro-choice”(尊重女性抉擇權)的立場,比起共和黨“pro-life”(尊重嬰兒生存權)的立場,更能體諒和照顧到單身婦女一旦意外懷孕后的困難處境。已婚婦女在背后有丈夫支持的情況下,墮胎合法與否對她們的影響不像對單身者那么大。再者,單身婦女中很多都是低收入人士,民主黨支持最低工資法的立場,也比較能爭取到她們的支持。
可堪告慰的是,根據6月11日蓋洛普最新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希拉里退選后,奧巴馬在女性選民中支持率飆升,達到51%,幾乎追平希拉里之前的52%,更大幅壓倒共和黨對手麥凱恩的38%。
再看得仔細一點,在已婚女子的組別中,她們對奧巴馬和麥凱恩的支持率原本分別為40%與52%,現在變成45%對45%;至于未婚女子,兩人的差距則大得多,是57%對32%,較早之前則是57%對31%。
這與前述的分析,可謂十分吻合。
男選民 女選民
1992 克林頓 41% 45%
老布什 38% 37%
佩洛特 (Perot) 21% 17%
1996 克林頓 43% 54%
多爾 44% 38%
佩洛特 (Perot) 10% 7%
2000 戈爾 42% 54%
小布什 53% 43%
納德 (Nadar) 3% 2%
2004 克里 41% 51%
小布什 55%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