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藥神,只是個被命運推著走的人
但陸勇被抓,不是直接因為賣藥,反倒是為了避賣藥這個嫌才惹上事。
責任編輯:劉韻珊
《他不是藥神》
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主角原型羅恩·伍德洛夫,經常被用來與陸勇作比較。二者都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國家醫藥管理制度跟患者實際需求產生沖突。
但陸勇被抓,不是直接因為賣藥,反倒是為了避賣藥這個嫌才惹上事。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陸勇案背后的深意。
最近,由徐崢寧浩監制,文牧野導演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點映后爆紅。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名藥販子為白血病人代購救命藥的故事,打動了無數人。而故事的真實原型——陸勇,以及三年多前名噪一時的陸勇案,再次被人們提及。
2014年,當陸勇因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被警方帶走時,距離他被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已過去12年。期間他在印度廠家找到了廉價特效藥,并介紹上千名病友購買服用,讓許多人不至于被用藥的經濟負擔拖垮。
陸勇被捕入獄,1002名癌癥患者在聯名信上簽字為他聲援。事件經報道后引發舉國上下對他的故事,以及對我國藥品審批制度的關注和討論——他的特殊經歷甚至直接加快了我國藥品審批制度的改革進程。
除了賣藥,信用卡是更大的鍋
2002年,江蘇無錫一家針織品出口企業老板,34歲的陸勇被檢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為控制病情需服用一種瑞士特效藥“格列衛”,每月消耗一盒,每盒售價23500元,醫保不報。
在陸勇當時所在的病友qq群里,他是少數幾個吃得起“格列衛”的人之一,但后來他也揭不開鍋了。據陸勇自己的說法,“我們家當時存款現金也就是1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