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的俄羅斯,足球建起的巴別塔
能理解彼此的詞語,只有足球。
責任編輯:楊嘉敏
雞同鴨講著,球迷專列轟隆隆行駛在無邊無際的針葉林深處,像一座人類試圖努力搭建的通天塔,卻最終發現能理解彼此的詞語,只有足球。
2018世界杯,歡迎來到俄羅斯。
陸入俄羅斯飛地
我的世界杯之旅始于波蘭格但斯克。這座海港城市距離賽事舉辦地之一的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不遠,來自歐洲各地并準備走陸路的球迷,漸漸云集于此,等待一日一趟的大巴或高價私家車,將他們送到之前簽證極難拿到的巨大國度——世界杯期間及前后各十日,有了比賽球票和作為球迷簽證的Fan ID,可免簽進入俄羅斯。這其中,從數量到聲勢上,以塞爾維亞球迷最為突出,他們國家隊的駐地就在加里寧格勒周圍的一個度假村,而斯拉夫人的共同血緣,讓塞爾維亞與俄羅斯從來都是好朋友。
2018年6月21日,塞爾維亞與瑞士比賽的前一天,格但斯克客運中心附近的廣場和地下通道里,已經被披著國旗和高唱戰歌的塞爾維亞人占滿,仿若世界杯是在波蘭舉辦般熱鬧。發車前2小時,我繞到車站對面一家極其難吃的意大利餐廳解決午飯,并與一群將要出征的塞爾維亞球迷一一握手,“我去過你們國家兩次,希望你們干掉瑞士。”“中國,和俄羅斯一樣,都是我們最鐵的朋友”,像領隊的那個說到。結賬時,我發現自己的單偷偷被塞爾維亞人買了。
波羅的海邊的塞爾維亞球迷。
下午3點發車的跨國大巴,車票座位極其混亂,比如有不少于4個乘客和我一樣都是3號窗口位。旅行經驗豐富的我先下一城,迅速搶先鉆上大巴,占了位子。陸續坐到我附近的前排家伙,分別來自芬蘭、蘇格蘭、荷蘭和新西蘭,一堆與本屆世界杯無關的“蘭姓”國家,顯然是想借著免簽機會看一場球、玩好些天。上車隊伍有些混亂,長得極像德國傳奇門將卡恩的司機,用俄語雞同鴨講地指揮著現場秩序,“別急,人人有位”,浩蕩的塞爾維亞大軍感恩地合唱起《喀秋莎》。他們占了客車后三分之二的位置,裸著上半身的大胖子拉起手風琴,擁塞在出城公路上的客車,成了一輛巴爾干朋克大巴,誓將多瑙河之波涌入波羅的海。
客車中途沒有進休息站,縱飲完啤酒的各國青壯年,只好在短暫的邊境小鎮停車間隙,沖向墻角,集體尿洗波蘭,要是到了隔壁那個戰斗民族的地盤,可能就不敢這么做了。雖然在陸路邊檢時,大家感受到了東道主志愿者的專業和熱情,但漫長的查證和車輛通關手續,還是將原本僅3小時的車程,拖到6小時。在冰冷大雨中抵達目的地后,我迅速沖向車站旁購物中心的自助餐廳,我追逐并支持了20多年的阿根廷,被克羅地亞0:3干掉了,冷雨夜的俄羅斯,向我獻上一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