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練琴的意外之喜
從6歲開始每天至少練琴2.5小時以上的孩子,其胼胝體中連接兩個半球運動規劃區域生長的速度比大腦其他部分快25%,而那些每周只練習一兩個小時,甚至完全放棄的孩子卻沒有這樣的增長。
許多人知道音樂練習能使大腦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但到目前為止,猜想遠勝于事實。
波士頓哈佛醫學院神經學家格特弗里德·施勞德發現:7歲前開始練琴的音樂家,大腦中胼胝體比常人厚得多。胼胝體在大腦中相當于左右兩個半球信息傳遞的“高速公路”:整個大腦功能中,兩個半球具有交互作用,該作用的發揮靠胼胝體的連接得以完成。施勞德推斷,音樂練習能促進神經連接。
但有人質疑,可能這些音樂家的胼胝體原本就比其他人厚。針對質疑,施勞德與其同事對31名兒童進行了長達3年的跟蹤研究。這些孩子全部練習諸如鋼琴或小提琴等需靠雙手協調運動的樂器。他們采集了這些6歲兒童腦部的磁共振圖像。
3年后,這些孩子9歲時,再對其腦部進行掃描。對比發現,從6歲開始每天至少練琴2.5小時以上的孩子,其胼胝體中連接兩個半球運動規劃區域生長的速度比大腦其他部分快25%,而那些每周只練習一兩個小時,甚至完全放棄的孩子卻沒有這樣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