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潮: 流入的錢少了、要花的錢多了
過去一周時間內,P2P網貸平臺倒掉了47家。
責任編輯:馮葉
過去一周時間內,P2P網貸平臺倒掉了47家。
不僅如此,根據“網貸天眼”的統計數據,2018年7月,提現困難、失聯、警方介入的平臺還有70家。
與從前爆雷不同,此次行業危機與整體經濟環境“錢緊”有關,也與監管趨嚴之下平臺合規成本上升有關。流入的錢少了、要花的錢多了,很多平臺撐不住了。
前所未有的“錢緊”
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P2P網貸平臺已從最高峰的5000余家,收縮到現在的2000家。對于網貸行業來說,正常情況下,每個月都有垮掉的平臺。但是這兩個月以來特別密集。
行業地震是從2018年6月開始的,2018年前5個月,每個月倒掉的平臺均在20家左右,直到6月,突然爆雷63家,進入7月,態勢愈演愈烈。
“這是這個行業第一次在資金凈流入上出現收縮。”網貸行業資深研究者羿飛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他看來,從前倒掉的平臺中幾乎都是惡意的、騙錢的,這次卻危及了正常經營的平臺,“做純粹P2P業務的公司也有倒閉的”。
其中外部環境的變化是一個重要原因。“今年錢特別緊。”羿飛說,他接觸過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2018年以來股價不斷下跌,導致股票質押率下降,上市公司由于缺錢,就會把存在網貸平臺的錢取走。
對于網貸平臺來說,投資人和借款人是資金的兩個出入口。在當下,不僅是投資人傾向于快速拿回自己的錢,借款人也同樣在制造危機。
羿飛介紹,對于正常做業務的P2P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