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 蜀漢橋頭堡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責任編輯:楊嘉敏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在令人望而生畏的東西走向的秦嶺山脈中,有一道縱貫南北的山谷,漢水的支流褒水和渭河的支流斜水奔騰其中。兩千多年前,人們在這一道上負千仞絕壁、下臨激流深淵的山谷之中,開鑿和架設了一條連通三秦與巴蜀的、既有石板道又有木棧道的古道。它,就是褒斜道。

褒斜道南口。(馬恒健/圖)

褒斜古道和另一條由陜入川的陳倉古道,在漢中勉縣的古陽平關前與蜀地的金牛古道相連。三國時期,地處這三條古道樞紐的陽平關,不但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企圖“興復漢室”的橋頭堡,并與其一南一北的定軍山、天蕩山,構成抵御曹魏的防線。

陽平關位置圖。(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威風八面陽平關

古陽平關位于西距勉縣縣城約6公里的武侯鎮蓮水村口,雖然關樓遺址就在108國道旁,因道旁樹木和房屋遮擋,加之文物標示牌設置得不顯眼,久尋不見。經村民指點,我向南走下108國道,穿過樹林前行數十米,陽平關青灰色的城垣才出現眼前。

要走近城垣,先要過一座在鐵索上鋪上木板的橋,橋下是寬與深均數米的護城河。舊址周長達5公里的陽平關,經漢中市文物部門維護,尚存300米長、高8米的一段城垣。細看,這一段恢復重建的城墻根部不到一米高處,大概是明代城墻的墻基。這已經不錯了,至少證明古陽平關的確在此。在這段底寬8米、頂寬6米的城垣之上,新建有一座二層層樓和兩座角樓。

佇立關樓向西遙望,是東漢漢中軍閥張魯筑有張魯城的走馬嶺,如今在西通巴蜀的金牛古道基礎上拓寬而成的108國道,蜿蜒其間;向南遠眺,隔漢江與十二座秀峰連綿、主峰海拔833米的定軍山遙遙相望,當年蜀漢五虎上將黃忠便將曹魏名將夏侯淵斬于此山下;放眼向北,是與定軍山互為犄角,共同為陽平關提供依托的天蕩山;極目向東,則地勢平坦,直通秦嶺南麓的糧倉漢中盆地。

古陽平關始建于西漢,史傳為蕭何所筑。它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嚴密地封鎖著北上關中、南下蜀地的交通要道。在三國時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最前沿,《隋書》地理志對古陽平關的軍事戰略地位描述得非常詳盡:“西控川蜀,北通秦隴,且后依景山,前聳定軍、卓筆,右踞白馬、金牛,左拱云霧、百丈,漢、黑、燼諸水襟帶包絡于其間,極天下之至險。蜀若得之上可以傾覆寇敵,尊將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開擴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因而,古陽平關自古就被視為“蜀之咽喉”、“漢中門戶”,才有了人們“漢中最險無如陽平”的感嘆。

因爭奪古陽平關而發生的大小戰役不計其數,而令它名揚四海且有史記載的,是三國時期的蜀魏之戰和南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