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版“藥神”真相 斷供整三年,海外購藥遭重判
疫苗研發者:“案值巨大、情節嚴重,我覺得法院在允許的范圍內已經從輕處理了?!?/blockquote>責任編輯:袁端端 呂宗恕
2018年4月25日,全國預防接種日,重慶,正在接種疫苗的兒童。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19日《南方周末》)
律師:“既不是無私無畏的藥神,也不是十惡不赦的藥魔。”
郭橋:“我從沒意識到這是違法行為,以為只是越位了。”
疫苗研發者:“案值巨大、情節嚴重,我覺得法院在允許的范圍內已經從輕處理了。”
檢察院:“大量采購、銷售進口疫苗,主觀惡性較深,非法銷售的藥品又是疫苗針劑,依法應予嚴厲處罰。同時,考慮到銷售的疫苗未發現直接的損害結果,13價肺炎疫苗已在國內獲批上市,酌情從輕處罰。”
年過六旬的美籍華人醫生郭橋(又名“郭雨橋”),一夜之間成了現實版的《我不是藥神》。
2018年1月5日,這位上海美華丁香婦兒門診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華門診部)的法定代表人,因決定采購、銷售和接種未經國家藥監等部門批準進口、未經依法檢驗的1.3萬支疫苗,被以銷售假藥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7年,并處罰金200萬元。其他三名參與疫苗銷售的涉案人員也因相同罪名,被分別判處有期徒刑4到6年不等,并處以罰金。
國外進口“假藥”、銷售、判刑……相似的情節,讓公眾很快聯想到熱映的《我不是藥神》。但郭橋案和陸勇案又有太多不同,數額巨大,且通過診所銷售,有完善的購買、銷售、使用途徑……
郭橋被判刑,在醫藥圈內引發不小的爭議。質疑者稱,走私藥品,且翻倍加價牟取暴利,絕不是什么“藥神”。
同情者亦有之。“有關部門應該考慮疫苗斷供給孩子們帶來的問題。這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也有相關部門不作為的客觀因素。”兒科專家張思萊在微博上表示。
2018年6月27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審理此案。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目前辯護人已建議上海高院二審法庭再次安排開庭,對上訴人提交的證據進行庭審質證。
明星疫苗斷供
“既不是無私無畏的藥神,也不是十惡不赦的藥魔。”郭橋的辯護律師童明友不贊成將他比擬藥神電影或原型陸勇。他提醒南方周末記者注意案件的特殊背景——疫苗斷供。
2008年,惠氏公司(后與輝瑞公司合并)的7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以下簡稱“7價肺炎疫苗”)“沛兒”在中國上市,成為當時國內唯一可用于2歲以下嬰幼兒的肺炎疫苗,全程接種四針需要3400元。價格雖貴,但許多家長還是一擁而上。
“沛兒”是輝瑞產品線上的重要一環,甚至由于市場表現太過搶眼而被稱為“利潤奶牛”。醫藥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 Pharma曾發布報告預測稱,2014年至2020年,輝瑞13價肺炎疫苗的銷售將以5%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0年達到58.3億美元的銷售額。2015年11月,無國界醫生組織的志愿者在美國輝瑞制藥公司總部外,堆砌1700萬美元的假幣,抗議疫苗價格過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