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最后一筆
平凡的作品都是一樣的,不平凡的作品各有各的不平凡。
責任編輯:劉小磊
托爾斯泰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19日《南方周末》)
平凡的作品都是一樣的,不平凡的作品各有各的不平凡。
讀過《安娜·卡列尼娜》的人大都能猜出,這句話是從那部名著第一句轉借過來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少名著,開篇第一句就能抓住讀者;不過,也有的,把點睛之筆放在最后一句。
巧的是,手頭兩本書,都把點睛之筆放在末尾,令人讀到最后,頓然一嘆,不忍合上書本。兩本都是傳記,都可稱不凡之作。一本寫一位超越時代的巨人,一本寫一座巨人輩出的城市。
寫人的傳記書名《托爾斯泰傳》,諾頓出版公司1988年出版,作者安德魯·威爾遜(Andrew Wilson)。一個英國人給一位俄國文豪作傳,寫得通透,舉重若輕;厚重的傳記,在近結尾時真的巧落一筆,好似只輕輕一點,點在幽深平靜的水面,泛起的漣漪能漂得很遠,連帶出另一番景色。這樣的書,不僅有分量,也頗有意趣了。莫怪出版界稱其為“煌煌大著”。
全書從托翁的童年背景,寫到他晚年時最后的沖動;從他早期的《童年》,分析到他晚年的《舞會之后》。這是一個對自己、對世界具有極強意識的人,強得超乎尋常,成就了一位文學巨匠。這種意識在《童年》里,就突出顯示出來了。他把自己不滿周歲時的情景寫得細致極了:小手在澡盆里戲水,小腳上畫著襪子等等。不過,作者提醒讀者:人們在孩提時,不大可能覺得自己的手腳是“小手小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